根据基础教育阶段外语课程标准对写这1语言技能de要求,中学外语七、八、九年级应分别完成3、4、5级目标。笔者试图通过调整教学时间和教学环节来尝试解决遇到de1些问题,以期有助于提高中学外语写作教学de效益。
1、调整外语写作教学时间de尝试
笔者通常将外语写作教学过程分为例文分析、构思和素材收集、列提纲、写初稿、小组互改、教师建议、写2稿、作文展示和点评、作文再修改和定稿誊抄等几个环节。对于比较容易de外语作文,初中学生可以当堂完成初稿,老师可以当堂讲评,或初中学生当堂上交,老师批改后第2天讲评、展示,时间管理相对容易。但是更多de时候,由于例文本身de结构、语言表达或其它方面有1定难度,需要师生花较多时间仔细研究,初中学生不易当堂完成作文,只能布置成家庭作业,第2天老师才能完成批改,第3天甚至更后面de课才能做讲评,这时初中学生可能对写作de内容都慢慢生疏了。上课时间毕竟有限,作好时间de管理才能让教学效益更大化。1般中学外语作文从例文分析到讲评总结需要1节课或多1点de时间,假如外语写作课时间总体需要50分钟,笔者认为可以把这50分钟分到3个连续de课时里。例如,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 10 Section B 3bde作文: Imagine you are an American student on vacation in Beijing. Write a travel diary.此作文de例文就是3adeBob’s travel diary.例文本身有1定难度,1个是动词过去式de运用是整个中学外语学习de1大难点,初中学生容易出错。再1个,文中出现了不少像have fun doing, find sb doing, make sb do ,decide to do等难点词组,需要补充句型练习初中学生才能正确使用,还有外语日记de写作特点也需要时间进行介绍。所以在第1课时大概需要15分钟左右才能基本完成例文分析de步骤,接下来5分钟左右进入3b作文de构思和素材收集、列提纲步骤。1节课40分钟,剩余下20分钟也许部分初中学生能完成写作任务,但更多初中学生需要时间消化例文,更细致地谋篇布局和琢磨词句,不如让初中学生课后去完成。第2课时,教师就可以安排20分钟左右de时间,组织初中学生对作文进行互改互评,教师到各组观察、聆听并针对典型问题提出解决建议,然后要求写2稿,如果时间紧张,2稿也可以布置成课后作业,当天上交给老师批改。第3课时,初中学生de作文就可以大面积展示了。初中学生在分散de3个课时里每天都需要花1定de时间为这次作文动手动脑,初中学生研究写作de频度增加了,对写作de技能会更加熟练,而在课堂上使用de总体时间并没有增加,相反,随着初中学生对操作过程逐步熟悉和写作能力de提高,使用de课堂和课外时间还会减少,这无疑会极大地提高写作教学de效益。另外,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外语学习接受力偏低de初中学生在外语词汇、句型de运用、外语作文结构de安排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de困难,采用这种分散课时、循环复现de办法更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收效也更明显。需要说明de是,由于1次写作课被分配在3个课时里,教师要注意使用好3个课时de剩余时间,笔者建议把外语练习课或复习课等与写作课统筹安排,科学地利用时间。
2、调整外语写作教学环节de尝试
在外语写作教学de各环节中,通常初中学生写完初稿后第2天上交,老师需要1定时间进行批改,1般当天无法评讲,至少在第3天才能评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方法不能及时反馈和纠正写作中de问题,并且如果出现de问题较多,批改工作很难有效地进行下去。所以笔者尝试在初稿环节完成de第2天先不上交作文,而是在课堂上组织初中学生开展小组互改活动,教师到各组仔细观察和聆听,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修改建议,督促和帮助各组完成批改任务。这1环节de调整有几个优点:第1,初中学生de作文中出现de问题可以得到比较及时de反馈;第2,初中学生可以得到老师近距离de指导;第3,由于是小组活动,初中学生会感到更自在,参与de积极性会更高,得到de锻炼也更多;第3,教师不必因为作文无法改下去而困扰,普遍性de问题可以在全班纠正,个别问题可以在小组解决;第4,互改活动de顺利完成有助于初中学生顺利完成2稿,此后de教师批改也更顺利,在第3课时进行展示点评时,就会出现更多de合格甚至优秀de作品。当然也需注意以下问题:小组组员de人数须适当,3至6人1组比较利于初中学生更大胆地参与活动和教师de管理;组员搭配非常重要,将不同层次de初中学生组合在1起更有助于初中学生de交流、学习、促进和提高;常规检查不能少,老师应指导组长督促组员认真完成作业,如果管理缺失,初中学生马虎写作甚至根本没写,互改活动就难以正常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外语课程标准.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新加坡] Antonia Chandrasegaran. Interventing to Help in the Writing Process. 赵小冬注.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新西兰] Marilyn Lewis. Giving Feedback in Language Classes. 曲春红注.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