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审级控制的进路消除民事案件的同案异判,有利于在更广层面和更深条理上制度性防备因自由裁量权规制不力而导致的权力寻租,使司法权影响下的社会生活更靠近宪政理念的实质要求。实现特别民事案件的同案同判,须将其一审管辖权统一上提一级;实现一般民事案件的同案同判,须取消裁量型发回重审和调适法定型发回重审。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审级控制会受到民事诉讼调解实践、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和裁判文书说理制度之改进的影响。
【关键词】同案同判;审级控制;管辖权向上转移;发回重审;限度
作为以宪法为订定根据的子法,民事诉讼法负有促进宪法走向具体化的任务。作为与实体法相对应的程序法,民事诉讼法天然的具有保障民法实施的工具性价值。宪法中的平等原则与民法中的平等原则共同要求民事司法权的运作应以“寻求平等”为基本前提和逻辑起点。在民事诉讼中,法律意义的平等与事实意义的平等亦不等同,二者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且兼具客观性、长期性和可理解性的距离,但案情雷同或相似的民事案件面对的裁判结果若截然相反或存在的差异超出一般人所能容忍的幅度,就会构成对法律平等保护民事主体原则的动摇与讽刺,减弱宪法平等权的实际价值与保障力度。“具体个案是看得见的法典,摸得着的规则。公民通过个案中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故事、纠纷和处理结果去感受法律、领会法律。假如只有抽象的平等原则而无实实在在的个案公平,大概司法实践中同案异判,实际上便向人们传递着消极信息,法治原则将无法真正得到张扬,人们便无法通过前后一贯的案件信息,在头脑中形成法律行为与结果的稳定预期。”[1]在占法院受案量八成以上的民事案件中解决同案异判问题,可在更广层面和更深条理上做到同案同判,有利于在制度意义上防备因自由裁量权规制不力而导致的权力寻租,使司法权影响下的社会生活更靠近宪政理念的实质要求。具体的策略多种多样,其中审级控制的进路必不可少。
一、特别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审级控制
本文所指的特别民事案件包罗疑难复杂的民事案件、新类型民事案件和具有广泛法律适用意义的民事案件,它们的社会存眷度更高,更易引发影响性诉讼。对特别民事案件的处理若出现同案异判的结果,会在更大的范围冲击“禁止差异,反对鄙视”之平等保护见解的扎根与培育,会以更大的力量以点破面的减弱一般公众对司法权威的承认与尊重。
近些年来,最高法院多次通过司法表明以诉讼标的额为最重要的标准将民事案件的一审管辖权往下调整,致使各级法院的民事案件审理负担与其级别之间呈现出愈发严格的反比例关系,法院的级别越低,其民事案件审理负担越重。当前80%以上的民事案件一审任务由基层法院负担,中级法院对特别民事案件进行一审的情况团体偏少,特别民事案件的终审法院(二审法院)很少是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中级法院通常作为特别民事案件之终审法院的级别明显偏低,这与较高级别的法院负有统一裁判标准以消除同案异判的组织性法定责任相背离。这种状况如得到长期的放任,将导致较高级别之法院的系统内监督职能和规训权威虚化,消解同案异判的行动会因此具有各自为战、缺乏团体理性和成果甚微的特征。
向上级法院请示报告、订定司法表明和发布指导性案例是克服特别民事案件处理中同案异判现象的既有制度安排,从实际效果看,它们均存在很大的范围性。具体而言:(1)第一审法院就个案向终审法院请示报告,会实质性的影响其审判独立性,会造成两审终审制的形同虚设,当事人的审级利益和司法制度的正当性会因此直接减半。经过多年的反思,案件请示报告制的毛病几成共鸣。虽然相干的作法目前仍时有发生、彻底根绝仍尚需时日,但终审法院就个案作出答复受到了日趋严格的禁止或规范。也就是说,陪同着案件请示报告制大行其道的期间一去不复返,第一审法院通过案件请示报告的途径得到特别民事案件之处理思路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小,无奈之下的独自处理在很小的地域范围内即可产生同案异判的几率便会大增。(2)针对全国范围内很长时间里具有广泛性的问题,最高法院方可订定司法表明。可是,特别民事案件涉及到的广泛性问题多是地域性的或是阶段性的,用订定司法表明的方法来应对,有“杀鸡动用牛刀”和“撒大网逮小鱼”的浪费之嫌。别的,司法表明为条文型法律渊源,滞后性、不周延性是其无法克服的缺陷,其订定亦需耗费一段不短的时间,这些均无法适应特别民事案件的变更不居性和审限特定性。简言之,张力小、机动性差的司法表明很难及时且针对性强的消解特别民事案件中的同案异判。(3)审理特别民事案件时,法院会常常碰到法律依据缺乏或含糊的情形,此时以法律依据为大前提的司法推理就无法顺利展开,在法典修改和司法表明订定难以指望时,担负“找法”任务且不得拒绝裁判的法院就会被迫的作出随意选择,导致裁判尺度无法统一。为缓解这一问题,作为法典和司法表明的补充物,应对更为及时和机动性更强的指导性案例制度引起了实务和理论层面的共同存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案例指导规定》)在2010年11月26日的公布施行和最高法院首批指导性案例(共四个)在2011年12月20日的发布,虽然能够说明相干的制度建设已初具规模且依照“少而精”的态度,但也透露出指导性案例从编选、推荐、报送、确定到发布整个过程的漫长。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对高级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之权力的排除与否定,一定造成最高法院对发布指导性案例之权力的垄断,最高法院对这种垄断权力的行使必须得借助自下而上的案例报送,案例报送过程的耗时长短绝非最高法院可以控制。所以,指导性案例的发布肯定无法很好的满足特别民事案件的处理对时效性的最少要求。别的,《案例指导规定》第7条要求地方各级法院审理雷同案件时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但该条文基于指导性案例有别于英美法系的判例而没有对制裁后果进行规定,使之被界定为提倡性规范,地方各级法院可以将其作为裁判文书说理的参考,但不能作为法律依据直接予以援引,即指导性案例没有刚性的约束力,其对特别民事案件处理中自由裁量权的制度性规制留有不少可轻易予以软化的缝隙。
相形之下,为做到同案同判,把特别民事案件的一审管辖权统一上提一级更为可取。实行如此的管辖权向上转移后,特别民事案件的第一审法院最低是中级法院,第二审法院最低是高级法院,这样可充分调动高级法院在消除同案异判中的积极性、自主性,高级法院在特别民事案件审理中的及时作为除了能补充订定司法表明和发布指导性案例在效率方面的不足外,还能可行性很高的包管雷同案件之裁判尺度的省域统一,这后一好处在当前显得分外重要。“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治理策略和“大一统”的过往情结使得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法律适用成为急迫的寻求,找到足以在全国范围内消除同案异判的药方成为广泛性的作法,一定区域内经过实践总结出的应对经验被看成是“不上档次”或“格局不够”。谋求裁判尺度之全国统一的努力的功利性初衷值得肯定、可以理解,但它们对大国的区域差异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存眷不够,不得不在全国行动的团体层面之外答应“破例”和“变通”的出现,时间一长“谋求裁判尺度的全国统一”就自然而然的形同虚设,成为难以实现的空谈口号。正是由于全国统一行动的策略导致消除民事案件同案异判的收效甚微,同一高级法院所辖范围内不同中级法院之间关于特别民事案件同案同判之协调机制的试行才会崭露锋芒。显而易见,这种试行机制的建立与维系成本不高,推行过程中碰到的省域内障碍容易克服,但会广泛性的导致消除特别民事案件同案异判的责任主体级别过低,并会使对相干省际同案异判的消除寸步难行、束手无策。特别民事案件的一审管辖权统一上提一级,有利于不同的高级法院在借鉴中级法院既有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良好的维系针对特别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协调机制。这种进路不但有助于同时做到特别民事案件裁判尺度的省域统一和省际统一,另有助于极大的降低制度成本,由于高级法院的数量不到中级法院的非常之一、高级法院的智力资源与沟通协调本领团体上要远胜中级法院一筹。需要指出的是,特别民事案件的一审管辖权统一上提一级,只管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较高级别法院的审理负担以及起初阶段的适应困难,但性价比很高的此举在实现同案同判方面的更大收益应被放到首要位置予以考量。
二、一般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审级控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的规定,第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事由有事实性事由和程序性事由之分。其中,前者表现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和“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两种情形;后者表现为“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一种情形。针对事实性事由,第二审法院可以发回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拥有自主选择发回重审或改判作为结案方法的法定权利,发回重审不是第二审法院的唯一选项,此类发回重审被称之为裁量型发回重审。针对程序性事由,第二审法院负有“必为”的法定义务,只能以发回重审作为结案方法,此类发回重审被称之为法定型发回重审。
具有同样的事实性瑕疵时,由级别偏低的法院就一般民事案件做出的一审判决会由于裁量型发回重审的存在而面对霄壤之别的外在评价,由于此时“改判”意味着“肯定有错”、“发回重审”意味着“可能没错”。具有不同的程序性瑕疵时,由级别偏低的法院就一般民事案件做出的一审判决会由于法定型发回重审之事由的主观色彩浓郁而面对雷同的命运,由于此时程序性瑕疵可否容忍的认定标准实难掌握。由此可见,既有的制度设计如不加以改进,其对同案异判的诱发力就很难得到平抑。笔者以为,发回重审制度的理性改进可从如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取消裁量型发回重审
从“查清事实后改判”的立法用语来看,当“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形出现时,第二审法院选择改判须以“查清事实”为前提条件。如此立足文义的规范表明很容易给人错觉,即第二审法院针对此两种情形发回重审无须做到“查清事实”。然而,第二审法院得出一审判决存在事实问题的结论必须经过对比性的判断,而这种在后的对比性判断理应以在前的“查清事实”为参照基点。不然,第二审法院的认定就失去了依据正当性和逻辑自洽性。由此可知,针对“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形,第二审法院选择发回重审抑或改判都得具备“查清事实”的前提。“人们不能在这一对诉讼人之间以这种方法决定案件,而在另一个雷同案件的另一对诉讼人之间又以相反的方法做出决定。”[2]依同案同判之“相怜悯况雷同看待,雷怜悯况雷同看待”的基本要求,既然一审判决之问题皆属事实性瑕疵、“查清事实”的同样前提都已具备,第二审法院针对具有事实性瑕疵的一审判决就不应给出不一样的评价。
针对具有事实性瑕疵的一审判决,若第二审法院选择了发回重审,就会导致当事人由于重审程序的经历而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就会导致当事人由于先前程序的经过而没有得到吸收或排解的不满继续淤积,进而就会使得当事人藉由诉讼来化解民事纠纷的意愿减弱,当事人起初对国家司法制度的信心亦会因此丧失;若第二审法院选择了改判,当事人之间已处于非正常状态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就会得到尽快的修复,当事人在重审程序中付出的代价就会由于二审程序对一审程序之监督功能的及时发挥而得以避免,当事人在个案中对效率的正当寻求就会得到更好的满足。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对于具有事实性瑕疵的一审判决,改判的方案可让当事人得到更大更好的程序利益,而发回重审的方案除极大贬损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外,还为第二审法院借口事实性瑕疵的认定标准缺乏具体性与可操作性而滥用发回重审权提供了空间。为克服裁量型发回重审的种种毛病,2002年4月15日最高法院以法释(2002)24号的名义通过的《关于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有关问题的规定》第1条专门把第二审法院将具有事实性瑕疵的一审判决发回重审的次数一律限定为一次;2010年12月28日最高法院以法发(2010)61号的名义公布的《关于规范上下级人民法院审判业务关系的若干意见》第6条第1款特别把第二审法院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一审判决发回重审的次数较法释(2002)24号有所松动、略显退步的规定为“原则上一次”。虽然司法表明的相干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补充《民事诉讼法》对裁量型发回重审的次数未作明确规定而产生的不足,但这些恪守法院本位主义的努力还是无法根绝裁量型发回重审的任意性,同案异判和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受到贬损的现象还是一如既往的缺乏刚性约束。司法实践中,裁量型发回重审已长时间的沦为很多二审法官减少案件实体处理工作量或规避涉诉信访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在裁量型发回重审的毛病远盖过其制度收益的局面迄今无法扭转的当前,既然第二审法院在续审制的审级关系模式下拥有认定事实的合法权力,那么刻不容缓的明智作法应是在有效保障当事人之审级利益的基础之上,取消裁量型发回重审,明确规定第二审法院对于具有事实性瑕疵的一审判决只能进行改判。唯如此,才华确保第二审法院等量齐观的审查存在事实问题的一审判决和存在法律适用问题的一审判决,才华确保当事人在针对存在事实问题的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后拥有对第二审法院之结案方法简直定预期,也才华确保第二审法院对存在事实问题的一审判决提供出符合宪法之平等保护要求的应对方案。
(二)调适法定型发回重审
法定型发回重审以“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为唯一事由,采归纳综合性的主观判断方法,难以避免众口纷纭、莫衷一是的表明出现。不严格遵守强行性规范显然属于“违反法定程序”,但在法律没有明文授权时对任意性事项作出处分和违背训示性规范是否属于“违反法定程序”?出现这一短期内难以统一答案的问题,虽然与程序安定原理没有得到透彻的意会有关,但与立法用语的粗疏也不无很大关系。“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不足以单独成为法定型发回重审的事由,还须加上“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这一结果性配件。如此的设计被责怪为“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这种责怪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倡程序公平以来就从未停息。再者,第二审法院对“可能影响”的主观性标准掌握难以统一,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致使违反法定程序之情形与结果均相差无几的一审判决面对不同的评价,甚至致使“违反法定程序严峻的一审判决因不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而未被发回重审,违反法定程序轻微的一审判决却因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而被发回重审”的倒挂怪状出现,第一审法院严峻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由此得到放任、放纵与变相的鼓励。因此,为实现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审级控制,法定型发回重审制度理应进入检讨与重构的视野。
高桥宏志以为:“发回一般适用于控诉审考虑到当事人的审级利益并以为由一审进行审理较为合适的情形,可分为必须发回和任意发回两种情形。所谓必须发回,是指当控诉审撤销驳回原告之诉的原判决时,必须将案件发回一审的情形。”[3]我国民事诉讼当前实行两审终审制,案件的实体性问题在没有严峻程序性瑕疵的前提下能够得到两级法院的实质性审理,此为当事人所享有的审级利益。当存在违背强行性规范和法无明文规定而擅自处分任意性事项的情形时,第一审法院对案件的实体性问题进行的实质性审理有名无实、徒有其表,与未进行实质性审理没有本质区别,发回重审的必要性已然具备、无法忽视。当存在开庭前就证据较多或复杂疑难的案件不组织证据互换、逾期送达、审判人员未在庭审笔录上签字等违背训示性规范的情形时,第一审法院对案件的实体性问题所进行的实质性审理虽有瑕疵,但无害于当事人所享有的审级利益,发回重审将有损于程序安定和诉讼效率,来由在于,“与效力规范不同,训示规范多是鼓励性规定,严格遵守虽然有其必要,但是如未遵守,其诉讼法上的效力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所以不得在事由以违背训示规范为由,要求撤销已实施的诉讼行为或已进行的诉讼程序。”[4]不加区分的把存在程序性瑕疵的一审判决均发回重审的作法,简直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提拔程序公平的地位,但从久远看,这种具有表层性、肤浅性、极端性的提拔会矫枉过正的影响一般公众对程序公平的广泛承认,会大面积的诱使“不同的程序性瑕疵,同样的制裁方法”现象产生,加剧审级控制视域内的同案异判。
废止法定型发回重审制度是雷同于因噎废食的畏难之举,对其予以公道改进方是可取之路。借助具体罗列与抽象归纳综合相联合的技能路线来促成法定型发回重审之适用事由的客观化无疑是改进尝试中的首要之选。在这一方面,最高法院在1992年颁布的《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意见》)就早已有所作为。其第181条将法典中“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这一事由表明为“审判人员及书记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未经开庭审理即作出判决”、“平凡程序中未经传票传唤当事人而缺席判决”三种情形和“其他严峻违反法定程序的”四种情形。前三种情形的具体性便于第二审法院轻易作出明确的认定。最后一种情形的兜底性要求第二审法院在认定足以导致发回重审的一审程序性瑕疵时须参照前三种情形,只管这种借他者之具体性的映照来克服兜底情形之抽象性的企图不能对第二审法院的自由裁量权形成充足的遏制且实际效果亦不理想,但其从用语上摈弃了法典中以实体处理的结果回溯认定一审程序违法的主观标准,并为严峻程序性瑕疵与轻微程序性瑕疵的区分提供了规则层面的例证。人类认知本领的相对有限性决定了具体罗列全部的严峻程序违法情形极为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如下次优途径的匮乏:以程序规范的分类为基础,立足于司法统计的数据分析和第二审法院审判经验的专项总结,寻找出与再审事由之数量规模半斤八两的严峻程序性瑕疵的常发样态并将其逐一规定,辅之《民诉意见》第181条那般但通常不得适用、仅为表征规则之机动性的兜底设计。
三、民事案件同案同判之审级控制的限度
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审级控制以上诉案件的形成和第二审程序的经历为必要条件,其可能取得的效益在规模上取决于一审裁判文书可上诉的比率和第二审程序启动的次数。第一审法院判决结案的比例越高,民事案件同案同判之审级控制的用武之地就越大,反之亦然。以“案结事了人和”为指向的“调解优先,调判联合”的司法政策自2002年以来一再被重申,调解结案和撤诉结案受到第一审法院的高度青睐,调解撤诉结案率不停攀升并得到了相对于判决结案率的明显优势,被排除可上诉文书范围之外的民事诉讼调解书和准予撤诉的裁定书蔚为可观,第二审程序的非必经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民事案件在经历第一审程序之后演变为上诉案件的比例相应大幅度减少。别的,为细分第一审程序以使审理程序具备针对不同民事案件的适应性,力争做到“小微案件快速审、简单案件简易审,复杂案件平凡审”,实行一审终审的小额诉讼程序已进入决议者的视野并会借助民事诉讼法典的再次修改而很快走入司法实践。小额诉讼程序全国适用率平均达30%的立法预期将会增加两审终审制之破例情形的数量,降低两审终审制的涵摄力,更多的一审判决将具有不可上诉性。简而言之,民事案件同案同判之审级控制的覆盖面当前已明显受到民事诉讼调解复兴的影响,未来还会受到小额诉讼程序大规模适用的冲击;即便不考虑当事人基于诉讼成本、上诉风险、维权策略等因素而可能产生的不上诉之意愿,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审级控制与民事诉讼调解实践、小额诉讼程序适用之间呈现的此消彼长态势决定了不能高估其在基本面上的作用。
无论是以改判的形式抑或以发回重审的形式来实现对一般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审级控制,第二审法院都得以说理充分的文书作为载体。历经多年的提倡与鼓励,第二审法院的裁判文书中“不敢说理,不肯说理,不善说理”的状况得到些许改观,但笼统说理时至今日还是极为广泛的现象,其对第一审法院的指引仍具有含糊性和不确定性,致使第一审法院对其裁判中存在的瑕疵难以形成明确的认识,第一审法院今后处理雷同案件时仍然会不知所措、故错重犯。二审裁判文书阐明来由不到位,会使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审级控制以自我抵销、自我毁坏的方法给人浅尝辄止的印象和隔靴搔痒的感觉。裁判文书“最主要的功能仍然是社会的,是要为纠纷之解决提供一个公道化的证明,以及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后来的雷同案件处理提供一种导引”[5]。除非尽快配套以良善的裁判文书说理制度,不然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审级控制之难尽如人意的状况将一如既往。与此相干的改进需注意如下两方面的问题:(1)要尽量尊重第一审法院的自由裁量权。当两级法院的分歧只聚焦于自由裁量事项,第二审法院原则上不能以自己的判断取代第一审法院的判断,除非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形,由于第二审法院不拥有优越于第一审法院的自由裁量权,更况且此时的改判不但会严峻挫伤第一审法院的积极性,而且会由于无法做到来由充分的说服而造成“案结事不了”的结果。(2)说理要公开但不宜过细。目前第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具体来由不是载于当事人可以得到的裁定书中,而是载于附送给第一审法院但当事人无法得到的内部指导函中。当事人无从知晓发回重审的具体来由,其对重审程序中裁判结论的形成也就无法施加相应的积极影响,这不符合程序多方参与性原理的最少要求,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在此得到轻视。革除秘密附送内部指导函的潜规则,方可符合程序公理简直保裁定书成为第二审法院阐明发回重审之具体来由的唯一载体。别的,第二审法院在发回重审的裁定书中阐明具体来由时,既不能像过去及当前一样过于笼统,也不能矫枉过正的过于详细,要在促进审级监督和维护第一审法院审判独立之间取得平衡,要特别申明第一审法院对于发回重审的裁定书中载明的具体来由没有必须接受的义务,不管第一审法院是否接受,当事人对经由重审程序作出的裁判文书又提起上诉的,即使先后存在的瑕疵不同,第二审法院也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注释】
[1]白建军:《同案同判的宪政意义及实在证研究》,《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第134页。
[2][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8页。
[3][日]高桥宏志:《重点讲义民事诉讼法》,张卫平、许可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61-462页。
[4]邵明:《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96页。
[5]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刘加良特别注意:本站部分信息由网络收集整理.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