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没有一个固定或都官方的样式,但是约定俗成,多看看别人的论文范文,选一个合适自己的,再进行修改创作吧!
剖宫术是妇产科最常见,采用麻醉最多的手术,麻醉方法有采用硬膜外麻醉和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等,采用硬膜外麻醉相对多一些。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30例剖宫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选择ASA Ⅰ~Ⅱ级,术前无胎儿宫内窘迫,术前均禁食、禁水的患者,患者分为硬膜外组(A组)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B组)。
1.2 麻醉方法:A组入室后测血压正常,行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观察麻醉效果;B组入室后测血压,开放液体后行腰椎L 2~3 ,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后孔置入25G腰穿针,穿透蛛网膜后至蛛网膜下腔,流出脑脊液,即刻缓慢匀速注入麻药(0.5%布比卡因3~5 mg不等),麻药用0.9%氯化钠配成等比重液,然后平卧观察疗效。
1.3 麻醉监测和评定:感觉阻滞测定:以针尖测定皮肤感觉消失节段为阻滞平面;VAS患者疼痛评分:采用评价尺从无痛(0 分)到最痛(100分),让患者给出疼痛数值;肌松质量:由手术医师评定肌松效果好,对手术无干扰为极为满意;有干扰但可接受为满意,不能接受为不满意。观察术中切皮、分离腹直肌、开腹、探查、取胎及胎儿娩出后各时点疼痛情况;新生儿 Apgar评分;血液动力学监测Delex监测无创动脉血压和心率,以患者进入手术室基础值作为对照,连续记录给药时以及给药后 3 min、5 min、7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 30 min、35 min、40 min、45 min、50 min、60 min的血压、心率。
1.4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满意的为7例,阻滞不全在分离腹肌取胎时感觉疼痛;肌松不满意6例;2例感觉极为疼痛,不得不加局部麻醉;B组感觉极为满意11例,3例阻滞时间短,在关腹时感觉疼痛,1例穿刺未出脑脊液改为采用硬膜外麻醉,两组在患者的满意度方面:B 组大于A组(P<0.05),在手术医师的满意度方面:B组大于A 组(P<0.05)。两组在血液动力学方面:给药后3、5、7分钟相关指标相似(P>0.05);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略有血压下降,因在麻醉之前已开放液体,所以血压下降不明显。
3 讨论
单纯硬膜外麻醉失败和阻滞不全的发生率较高,而以往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有术后头疼,麻醉时间有限的不足,而且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往往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原因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交感神经部分被阻滞,引起血管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所致;现采用改良方法,患者入室后先开放静脉,补充血容量,然后再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而且腰穿针较细,蛛网膜孔较小,脑脊液外渗较少,克服以上不足 [1] 。而且剖宫术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布比卡因一次给药基本满足手术。现采用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药,麻醉平面易于调控,腹肌更松弛,更利于手术操作。通过对比观察发现,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比硬膜外麻醉更胜一筹。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有麻醉作用迅速、完善,麻药用量少,麻醉范围可调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简单易行的麻醉方法,但必须熟练操作技术,严密观察,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