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外科论文: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外科论文: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 文章出自:问吾有文无忧 | 编辑:护理论文写作 | 点击: | 2012-04-01 22:47:19 |

论文格式没有一个固定或都官方的样式,但是约定俗成,多看看别人的论文范文,选一个合适自己的,再进行修改创作吧!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疗效。方法 观察分析近10年5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病理分型、分期及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的关系,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 完整切除肿瘤38例,肿瘤大部分切除10例,仅作活检者2例。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2例(24.0%)。胸腺瘤合并MG以上皮细胞型为主,Osserman分型以Ⅱb、Ⅲ型为主,肌无力危象发生率较高;其次为上皮淋巴细胞型,症状相对比上皮细胞型轻,多以Ⅰ型、Ⅱb型为主,亦有肌无力危象发生。术后MG症状缓解42例(84.0%)。结论 手术是治疗胸腺肿瘤合并MG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效果及预后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类型、病理分期等因素有关,围手术期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

关键词:胸腺瘤/外科学;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是否手术治疗仍有争议,除肿瘤本身具有浸润性外,MG的自身免疫变化常加重治疗的复杂性。自Blalock于1939年首次报道胸腺瘤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有效之后[1],此类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院1993年5月~2003年5月共收治胸腺肿瘤病人102例,其中50例合并MG,占49.0%,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18~66岁,中位年龄42.5岁。病程1个月~10年,中位数30.5个月。术前MC症状按Osserman分型[2]属Ⅰ型(单纯眼肌型)14例,Ⅱa型(轻度全身型)8例,Ⅱb型(中度全身型)18例,Ⅲ型(急性暴发型)8例,Ⅳ型(晚期严重型)2例。术前每日服吡啶斯的明180~900 mg,23例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46例术前经CT或X线胸片确诊为肿瘤,4例在行胸腺切除治疗MG时发现肿瘤。

全组作胸骨正切口47例,小切口以胸腔镜辅助治疗3例。

2 结 果

胸腺瘤病理分型与病理分期及MC临床分型的关系见表1。

完全切除者38例;肿瘤大部分切除,并部分心包、胸膜或肺组织部分切除10例;因肿瘤广泛浸润与大血管“冰冻”,仅作活检者2例。术后标本采用4%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术后行气管切开12例,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使用呼吸器时间2~15天,平均7天。切除肿瘤最大20.3 cm×10.2 cm×5.2 cm,最小1.0 cm×1.0 cm×0.8 cm。按Masaoka分期[3]标准,1期(肿瘤未侵及包膜)16例,2期(肿瘤累及包膜、纵隔脂肪组织或胸膜)24例,3期(肿瘤侵及心包、大血管或肺)8例,4期[肿瘤广泛累及胸膜或心包,有淋巴或(和)血行转移]2例。组织学检查证实为上皮细胞型28例,上皮淋巴细胞型15例,淋巴细胞型6例,梭形细胞型1例。

本组患者胸腺瘤伴MG 50例,术前发生肌无力危象1例,经调整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经手术治疗后MG症状好转。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2例(肌无力危象10例,反拗性危象2例);其中Ossernan分型Ⅱa型2例,Ⅱb型7例,Ⅲ型2例,Ⅳ型1例。

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10年,平均随访3年10个月。术后MG症状42例(84.0%)于短期内(2个月内)缓解,但有8例患者手术后2个月症状又加重,此8例患者均经抗胆碱酯酶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又缓解。

3 讨 论

据文献报道,MG时10%~20%合并胸腺瘤,而33%~75%胸腺瘤患者合并MG[4]。本组胸腺瘤患者49.0%合并MG,与文献报道相近,且发病年龄大多>40岁,<20岁甚为少见,且多为全身型,单纯眼肌型少见。胸腺瘤常发生于肌无力症状之前,反之亦可。至于胸腺瘤与肌无力关系目前不清楚,但可能与胸腺瘤细胞类型有关[5]。本组资料显示,胸腺瘤合并MG以上皮细胞型为主,且临床症状较重,以Osserman分型Ⅱb、Ⅲ型为主,肌无力危象发生率高,其次为上皮淋巴细胞型,症状相对比上皮细胞型轻,多以Ⅰ型、Ⅱb型为主,亦有肌无力危象发生。而淋巴细胞型发生率低。梭形细胞型胸腺瘤合并MG率最低,无肌无力危象发生。以上皮细胞为主的胸腺瘤术后MC症状缓解后再加重多于上皮淋巴细胞型胸腺瘤。上述关系原因尚不清楚,但至少胸腺瘤病理分型可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手术是治疗胸腺瘤合并MG的主要方法。Masaoka分期既有益于手术指征的选择,又可判断其术后疗效。本组资料提示,Ⅰ、Ⅱ期胸腺瘤是手术的绝对指征。Ⅲ、Ⅳ期病人以及复发的单个或多个胸腺种植的肿瘤为相对指征。

术后宜综合治疗。正、侧位X线胸片或CT检查易发现前纵隔块影,多数可以明确诊断。对病程短、病情重、年龄较大的全身型MG病人应考虑合并胸腺瘤的可能,X线胸片正常不能排除胸腺瘤,应进一步作CT检查及胸腺瘤相关抗体(CAEab)检测,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胸腺瘤合并MG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术前合理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可维持病人较好的肌力,肾上腺皮质激素用量宜调节至较低的维持水平,以利病人保持咳嗽、咳痰功能,减少术后感染和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本组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达24.0%,与重症病人居多(Ⅱb~Ⅳ型占56.0%,术前肌无力症状较重)有关。术后肌无力症状改善与Ossorman分型有关。50例中26例症状完全缓解,Ⅰ、Ⅱa、Ⅱb、Ⅲ和Ⅳ型各14、5、5、2例;好转17例,Ⅱa、Ⅱb、Ⅲ和Ⅳ型各2、11、3、1例;无变化5例,Ⅱa、Ⅱb、Ⅲ型各1、2、2例;退步2例,为Ⅲ和Ⅳ型各1例。全组总有效率86.0%。手术后应警惕危象的发生。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常是导致病情波动和危象发生的重要原因,手术前后应积极防治。理论上讲可因抗胆碱酯酶药物用量不足而出现肌无力危象,可因药物过量导致胆碱能危象,但在手术后这两种危象难以鉴别,无论发生胆碱能危象或肌无力危象,因呼吸肌麻痹所致缺氧是共同的,因而术后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出现危象后气管切开和机械辅助呼吸是救治危象的关键,在机械辅助呼吸建立后,可暂停或减少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以后再根据情况逐渐调整。胸腺瘤具有潜在恶性,其生长速度有时很缓慢。

但即使Ⅰ期病例亦有术后复发的报告[6]。肿瘤复发原因主要为手术切除不彻底,尤其在颈部。因此我们倾向胸骨正中切口,有利肿瘤、胸腺、脂肪清扫。随访观察时间不能少于10年。本组最长随访时间10年,未见肿瘤复发。

手术切除效果及预后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类型、术后放疗等因素有关。本组患者有8例于术后2个月MG症状缓解后又加重,其原因可能为:(1)有未发现异位胸腺瘤存在。(2)伴有胸腺瘤的胸腺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调节作用,切除胸腺后,因免疫抑制作用下降而导致抗体增高,MG症状再次加重。(3)对AChR抗原致敏T淋巴细胞存活时间较长,可存活数年,这些细胞移居在肝、淋巴结内可长时间进行自身免疫反应[7]。(4)还可能与恶性胸腺瘤局部或远处转移或者复发,使致病因子持续存在于体内有关。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