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资料选择2011年3月及2012年3月入住我科的57例膝部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1例,对照组26例。
其中,男性38例,女性19例,年龄在19~69岁之间。文化程度:小学以下文化9临床路径在膝部损伤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膝部损伤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将57例膝部损伤患者分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试验组自设适用临床的路径卡,将临床路径引入护理宣教工作中。结果:通过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宣教,患者及家属更简明、清楚地掌握了相关疾病知识,为健康宣教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结论:临床路径在健康宣教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疾病知晓率及满意度。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目前,我国的职业病危害十分严重,而且职业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全国不完全统计,2000年共报告各类职业病11718例,据有关卫生专家预测,如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今后十年将有大批职业病病人出现,因职业病危害导致劳动者死亡、致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将不断增加,其危害程度远远高于生产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
许多职业病严重损害劳动者的健康及劳动能力。手术室护士每日接触最多的就是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因此感染一些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概率变得很高,而我国是乙肝(HBV)、丙肝(HCV)的高发国,艾滋病(HIV)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长;另外,手术室内的挥发性麻醉剂和化学消毒剂对空气的污染、仪器设备对人的污染及噪音、长期不规律的作息等都在不经意间威胁着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如何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正确防范各种危害因素,以最大程度来保证护士的健康,值得我们探讨。
手术室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血源性感染危害因素经研究表明,护士发生针刺伤,只要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伤者感染HBV,概率为6%~30%;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3%;皮下接触HIV的危险性是0.3%,黏膜接触为0.09%;针刺感染HCV的危险性为1.8%。
物理化学性因素消毒用的紫外线和臭氧消毒机释放的臭氧长期低剂量吸入可致肺气肿、肺纤维化,同时对眼也有刺激。
戊二醛溶液 我院一些不耐热的内镜设备如肠镜、胆道镜等消毒灭菌,均采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法。戊二醛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当其暴露于空气中时,可使人过敏,产生头晕、胸闷、恶心等感觉。
手术中产生的各类废气 使用电刀时产生的烟雾,病人和工作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CO2),由于手术时门窗紧闭,空调系统通风量受限制,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降到最低水准。
手术时间无规律,生活不规律,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人体生物钟紊乱,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可致躯体疾病。
目的 探讨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手术室的各种职业危害,针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污染、心理危害的环境中的危害,采取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染、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 增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促进手术室护士身体健康。
护理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使护士深刻认识到各种危险因素的严重性,并熟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要求她们严格按照标准预防的措施来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
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接触患者前后,包括脱手套后,手或身体其他部位被患者血液、体液、人体组织污染后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
检查、使用和测试化学消毒剂时,须戴好口罩,帽子、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消毒、灭菌容器应尽量密闭,减少消毒剂在空气中的挥发。控制手术室参观人数,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7 平时加强营养,办公室常备零食,及时补充能量。注意加强身体及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耐受能力。发生意外暴露后的处理措施皮肤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
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挤出伤口的血液,再用碘酒消毒并包扎。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可疑暴露于HC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做基线检测。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做基线检测,专家评估,予PEP暴露后血液监测。必要时注射疫苗、药物预防。
跟踪期间特别是最初的0-12周内,不应献血和母乳喂养,性生活时戴避孕套。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应充分认识自身所处的恶劣环境,努力提高身体素质,在工作中有意识地防范各种职业危害,以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的健康不因工作而损害。
论文发表,一定要选择评职要求的符合的期刊,如行业,级别等,以免做无用功!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