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时代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所以目前中学地理教育必须抛弃注重“学历”的陋习,转向注重真正的“学力”。因此,在新课改的大旗下,坚持艺术化和实用性的教育,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培养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学力”。“学力”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素质”即本质,是当代社会、文化,特别是全球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及其趋势对人的客观要求的反映。21世纪是亚洲—太平洋世纪,也是中国的世纪。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第一是创新能力,第二是学习能力。由于未来的社会是科技的社会、知识的社会、终身学习的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决定了21世纪的人必须掌握一把开启终身教育的金钥“学会学习”的能力。“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当你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光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以,“剩下的东西”中最不会忘记的就是“学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
“学力”的主要类型国际教育界把“学力”分为“基础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两大类型。“基础性学力”指一个人获取基础知识、技能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发展性学力”指运用原有基础知识和技能去获取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基础性学力”是“发展性学力”的基础,“发展性学力”是“基础性学力”的延伸。在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学力”的途径课堂教学是“学力”培养的主阵地,教材和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信息是“学力”培养的载体,学生是“学力”培养的主体,教师是“学力”培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技术。我就所任教的地理学科对培养学生“学力”的途径展开思考和论证。兴趣是“学力”培养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有兴趣。”所以,“兴趣是智力之母”,是“学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学生一旦有积极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就会产生推动其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句话就道出了兴趣与学习的关系。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一般可以从学生较熟悉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引进要讲述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声情并茂的形象讲解带来情趣,事理充实的严密论证产生理趣,诙谐幽默的生动阐释形成谐趣,等等。这样就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又实现由信息向知识的转化,完成由知识向智慧的升华。构建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自学能力。“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取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确实,如果有了获取真理的能力,那么自己就可以去发现更多的真理。同样,如果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就能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了。因此,创新教育要求我们:教学不仅要教“学会”,而且要教“会学”;不仅要传授学生某种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获得这种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对于学生来说终身受用,是未来获取新知、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不竭源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接下来关键性的一步就是拥有一只“渔具”。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认识过程,逐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自始即不必多讲”,而应“致力于导”。“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教学案”的方法。
事业的成功,看看这条信息吧,别再说了,莫再等了,赢在职称资讯快人一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