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指的事项法并非指在证券市场中证券价格波动与事项信息之间关系的研究,而是一种值得人们应该予以关注的会计理论研究基本方法.事项法的出现虽然并不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但在今天看来,它确实具有现实意义,并有可能代表会计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建立和使用以事项信息为基础的大会计信息系统已经具备了技术条件,因此应加快对事项法会计理论的研究.
会计理论的事项法研究始见于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会计学家乔治·H·索特是最早明确提出会计理论研究的事项法.1969年索特在美国发表了题为一文,第一次明确表述了事项法研究的新观点,当时在美国会计学会的绝大多数成员以及外界占统治地位的会计派别均坚持所谓的会计价值法,只有索特坚持事项法,并坚信它具有深远的意义.索特号召人们积极来评价事项法这种新观点,极力主张会计理论研究不能囿于传统的会计研究思维方式,而应创造性地开辟新的途径,以创新的研究探讨会计的未来发展.
自索特提出事项法之后,开始引起一些研究者对事项法的研究兴趣.奥雷斯·约翰逊对会计理论使用的术语分类问题进行了研究,继而对事项的含义、事项特征的描述、会计的汇总、会计的预测方法选择以及会计数据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较好地评价了价值法与事项法的差异,为人们理解事项法提供了概念性的解释,他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对事项法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之后,克兰东尼、立伯曼与温斯顿、海赛曼与温斯顿以及伊沃莱斯特与韦伯等人探讨了事项基础会计模型和计算机数据库实施方案.而伊扎克、本巴赛与阿伯特、代克斯特则以实证的方法比较事项法与价值法的优劣,他们把产生信息的事项会计和价值会计放在同一实验当中进行配对比较,其结论说明事项法对具有某种心理特征的用户决策具有更大的效用.
80年代以后,基于"事项管理"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事项法是能够最大程度与计算机数据库相适应、协调发展的先进会计思想,人们开始尝试将事项法付诸于实践,比尔.哈特探讨了如何在会计领域运用事项管理的数据库技术,麦芬姆以事项管理思想进一步研究了利齐提出的矩阵事项会计模型.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事项会计理论研究并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展,而在这一时期,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实证会计研究异军突起,会计文献中实证会计研究的文章占了主导地位,实证研究成为主流学派,由于受会计实证思想的影响,人们更多地将事项的发生与证券市场证券价格变动联系在一起检验证券价格的信息含量,形成所谓的事项研究方法.然而,它与索特提出的事项法并不是同一概念,研究的问题和范围也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特别申明:本站部分文章由网络收集整理.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