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会计理论产生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实证方法为基础,其目的在于解释和预测会计现象和会计实务.1986年瓦茨和齐默尔曼合著的一书,提出了这一理论的初步框架,并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阐述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计价模式对会计信息效用的实证研究;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对会计在管制环境中作用的实证研究;实证理论运用到个别案例的检验和评价.采用序时方式对有关研究文献加以组织,其研究对象主要是资本市场.而我国在学习和借鉴实证会计理论时,也是按西方的事项发生法序时地来研究.这说明我国资本市场确实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实证会计理论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效市场假说与我国资本市场效率检验.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有关资本市场的一切信息都已反映在股价上,因此市场是完美的,投资人不可能持续地获得平均利润的利润,否则,市场是无效的.有效市场假说依据信息利用范围和信息利用成本,将有效资本市场分为弱式、次强式和强式王大类.有效市场的关键是"有效"二字,"有效"意味着有关信息广泛传播,所有的有关信息都已被(证券)价格所吸收.有效资本市场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公平竞争,即在资本市场上不存在具有左右市场力量的经济主体,不存在内幕交易;资金借贷无限制性,无论哪个经济主体都可以在市场利率水平上借贷所需资金;以合理预期作为基础,所有投资者都可以根据市场的资料形成较为一致的预期.
我国对资本市场的研究,最早是从验证资本市场效率出发的.对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检验的意义在于,人们对我国资本市场开始用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态度来研究,以实证会计理论为契机,建设、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的研究诊释了资本市场运行机理.有效市场假说蕴涵着信息竞争.在信息交流过程中,股价会有一定波动,但在有效市场里,经过市场预期报酬率调整的股票价格是对未来股票价值的正确估计.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是这样被提出来的:投资者是否投资取决于其对股票未来价值的判断,也就是企业未来价值的判断,企业未来价值等于企业未来现金流人量现值,而未来现金流入又取决于会计盈利.那么会计盈利与股价是否相关?要判断其间的相关性需要一个计量模型,即资本资产计价模型.
我国证券市场正被注入一种基于资本本性的理性投资力量,即一方面以前过多的投机成分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那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事物已造成日益强大的负面效应,加速暴露了原有体制的弊端,从而对证券监管和其他领域的经济改革形成了挑战.
这一时期,投资者开始了解和关注企业的盈利状况,投资趋于理性.然而,上市公司提供会计报告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可靠性会正确引导投资行为,及时性会大量减少内幕交易的发生.上市公司经理人为操纵利润的动机和方法,也是很多学者们研究分析的课题.结果发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规范的不科学.要解决规范性失真问题,惟有提高会计规范质量.
会计选择的研究促进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完善.20世纪70年代西方实证会计理论研究转向关注会计选择行为.早期实证会计理论研究者在市场是有效的前提下,利用资本计价模型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微观领域).但是会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信息的使用者无需向信息的提供者付费,于是经理人员提供的信息便"生产不足",市场发生失灵,因此需要政府管制(宏观干预).政府管制引出政府、股东和经理之间利益冲突,实证研究者在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基础上转而研究会计选择在管制环境中的问题.
论文发表,一定要选择评职要求的符合的期刊,如行业,级别等,以免做无用功!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