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探索刑事诉讼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刑事诉讼法学教学方法的意义刑事诉讼法学属于法律实务应用类课程,是法学专业的14门主干课程之一,在法学本科专业的课程群中居于重要地位,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刑事诉讼法学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准确、系统地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刑事诉讼法的理论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具有综合解决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等部门法中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可见,操作性和实践性是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显著特点。在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此,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改革,是实现刑事诉讼法学教学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前刑事诉讼法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缺乏多样性目前的刑事诉讼法学教学采用的方法大多比较单一、传统,以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课、练习为主要方式。必须承认,讲授和听课是知识传递最有效的基本方法,是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和起点,但如果在本科教育阶段,特别是实践性极强的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过程中,单纯讲授式的教学只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很难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这与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目标是相悖的。缺乏系统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些高校的刑事诉讼法课程也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诸如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等,但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往往是零散的、随意的,难以有机结合统一地服务于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
缺乏延伸性刑事诉讼法学培养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依靠课堂教学,适当地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要求教学方法的运用也要有一定的延伸性。目前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方法大部分都局限于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局限制约教学内容的延伸,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刑事诉讼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理论界对案例教学法的定义并没有一致的表述,但综合各种观点,案例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法的一般原理、原则,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增强学生法治观念的一种教学方法。刑事诉讼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课堂教学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将知识点简单、系统地阐明,然后通过引入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讨论,启发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原理落实到具体的案例中,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锻炼了他们的法律思维和法律分析技能。当然,案例的选择是这一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好的案例才能成为知识的有效载体,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保证案例内容新颖,具有时效性、实用性、权威性和综合性,建立一个资源丰富、不断更新、系统科学的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案例库是有效的解决途径。
特别注意:本站部分信息由网络收集整理.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