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评述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保险高等教育开始恢复和发展。截止2005年,经过教育批准和备案的本科院校有54所左右,保险专业建设涌现了“西财模式”、“南开模式”和“武大模式”等,但是,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建议改进。从相关研究来看,一些学者关注到了保险高等教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姚学乾(1999)就注意到了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但保险教育跟不上。王健康(2000)则认为教学思想、教材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教育质量亟待提高。陈伟(2002)则主要探讨了保险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问题。
另外一些学者如唐红祥(2005)认为,我国保险市场人才欠缺,保险学历人才本应是供不应求的,但受保险教育起步晚、保险师资力量稀缺、保险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教育轻复合教育及保险教育观念上的误导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的学历人才供过于求,要走出保险学历人才供需脱节现状,应转变保险培养人才观念、引进海外师资队伍和加强中外保险教育交流、加强教材建设、加强“保校”合作、根据市场和学生的需要开展分流教学。学者张洪涛、徐徐(2005)则认为,高校全日制保险学历教育作为各种保险教育形式中最全面、系统的一种基础性教育,应立足广义保险学理论框架,通过保险学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加以落实,课程建设应进行课程更新和改进,注重多学科综合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纵向考察和横向分析相结合,向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向转变。
此外,一些学者如王健康、刘雪梅、龙玉国(2004)认为,各专业课程间缺乏应有的科学的整合,以至于各专业课程“各自为政”,互相重复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了宝贵的教学资源的浪费,自然也制约了保险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总的来说,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实务界和理论界有了共同探讨的话题,大家都认识到了保险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保险专业师资力量的不断加强和保险公司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关于保险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研究的品位和层次也在不断提高。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模式在市场经济理念的引领下,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定位在市场导向,但是,高校在确定保险人才目标的时候,不得不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保险市场需要的是“来即能战且战无不胜”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学生则“既不能战且战不能胜”,这种矛盾在相当长的时间是不能解决的。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笔者也调查了国外著名大学的保险专业建设,通过网络调查了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系、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精算学与统计学系的保险专业情况。结果发现,国外大学保险专业教师队伍素质较高,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极为前沿,研究领域集中在风险管理、精算和金融数学等;风格与特色自成,乔治亚州立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注重个人、机构和社会的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其服务对象是政府。沃顿商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注重公司的风险管理和保险公司的运作及保险产品的设计,其服务对象是公司。
论文发表,一定要选择评职要求的符合的期刊,如行业,级别等,以免做无用功!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