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孩子更渴望理解。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学校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呢?
一、在学校应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小学生的生活。
二、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师生缩短心距。
在当今的教育境下,教师开始转变心态,改变了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 。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
三、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我们教师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抓住课改契机,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证。教师是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就总体而言,每个教师都应是心理辅导员,他们都应拥有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熟悉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把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并以良好的心理特质去影响学生。广开渠道,扩充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势在必行。
五、深入挖掘资源,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内容的综合化趋向不断增强,学校心理健康的内容从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到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进行教育,通过探索和发现他的潜力来促进其健康成长。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抓住有利契机,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专门的心理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发挥了“主导性”的功能;则各科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便是副渠道,发挥了“濡染性”功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一个心理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各个学科都可以针对自己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并通过其教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渗透、相结合,使之达到互相促进的一个良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点、教学方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接触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一条心理健康教育线索,并努力实现教学目的观、教学效益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整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积极措施,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注意发挥综合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事儿,是所有工作者的事儿。同时,它还需要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配合学校来完成。希望我们尽快在摸索中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学校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