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材料上,迎合信息碎片化时代的特点,化“浅阅读”为深阅读,探究阅读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被称之为“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它是指人们通过网络传媒了解和阅读非常多的信息,但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让自己了解的东西成为过眼云烟,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取代了“深阅读”。
这样一个以“信息碎片化”为特征的时代,对传统的阅读提出了挑战,拒绝或者视而不见都是不可取的态度。浙江绍兴市的一道阅读题取材就很有特点。命题人把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整理成为一篇阅读材料,取名为《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这篇阅读材料分为“民间的声音”与“学者的观点”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摘录自“绍兴E网”论坛上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共由8则讨论留言组成,后一部分摘自互联网上5位专家学者的看法,以语录体的形式呈现。由此命题:
1.第一则材料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则材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5分)
2.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5分)
3.如何走出“方言困境”,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有人提出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说说你的想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作适当阐述。(5分)
第1题由三个小问题组成,第一个小问题是对引发讨论缘由的概括,后两个小问题是对来自不同对象看法的归纳。此题的考查,是对阅读材料理解的基点,侧重于信息的搜集与整理方面。第2题也是对信息的搜集整理,但与前面不同的是,侧重于信息的筛选——“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这两题侧重于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归纳,并提示读者要注意信息的全面性,既要听到民间的声音,也要听到专家的声音。从不同对象的声音中,丰富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由此,命题人自然设计出了第3题。这道题要求考生谈自己的看法,但要运用材料中的有关内容进行阐述。这看似开放,其实又有限制。既防止考生随意放羊、不着边际地漫谈,又要求考生联系给出的材料,用它作为自己观点的根据进行阐述。这样的试题考查才真正是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跳出了许多开放性试题信马由缰的答题窠臼。
此题的价值意义更多的是在提示人们:怎样面对“信息碎片化”时代的阅读?
对于这种阅读现实,不能回避,而是要正视与引导。学生的阅读视野不能仅限于传统的纸质文本上,也要适应“博客”、“微博”时代的阅读,并且要引导学生怎样去进行这样的阅读与理解。
近年来,有关“浅阅读”与“深阅读”的讨论不绝于耳,而一般都把属于信息碎片化的阅读划分在“浅阅读”的范畴。对于这样的“浅阅读”,更有令人振聋发聩的议论,认为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思维的肤浅,影响整个民族的阅读质量与思维品质。但根据有关调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却越来越成为一种新潮的阅读方式,也许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就像当年人们抛弃沉重的竹简去捧着雕版印刷的纸质书籍一样,电子阅读也终将会成为一种大众的阅读方式。那么,如何才能使“浅阅读”转化为“深阅读”呢?这份试题的阅读探索,就是开了一个好头。它在于寻找到信息碎片化阅读的转折点,化浅为深,面对各种不同的信息,有效地进行梳理、归纳、分析、理解。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深阅读”的层次。不能将这种信息碎片化的阅读时代视作洪水猛兽,而是要主动迎合,顺势而为。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有一种智慧和眼光,看到这种阅读的潜在价值,及时发现与引导,使学生适应阅读的时代潮流。 二、阅读方法上,采用了新的大胆尝试,改变文本阅读的顺序与思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课堂教学的阅读形式与方法,基本上都是有着一定的程式,学生也适应了这种程式。而《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些新的理念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施,譬如,“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怎样才能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这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打破传统的阅读定式,采用新的阅读思路。这次,浙江台州市的阅读材料选择的是一篇小说《精神与肉体的抗衡》,但在作品前面有一个“导读”提示:
本篇小说有两种读法,请按照“导读”提供的结构顺序阅读。
导读一:1、6、2、7、3、8、4、9、5、10+11。
导读二:1、2、3、4、5、6、7、8、9、10+11。
与这一导读提示相联系的试题有:
1.第11部分“陈老的尸体被发现仰面朝天躺在公寓的楼下”,陈老为什么会这样呢?请你写出合乎情境与主题的一种猜想,并陈述理由。(提示:“导读一”与“导读二”主题是一样的)(5分)
2.你喜欢“导读一”还是“导读二”?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出理由。(5分)
命题人列出的两种不同的导读线路,区别就在一种是跳读,一种是常规阅读。这一提示其实就是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与兴趣。因为这种提示也是一种暗示,告诉学生不同的顺序可能有不同的感受。自然,他们就会跃跃欲试。然后,再把两种顺序进行比较,既能够发现不同阅读顺序的内容衔接与组合后的新文本,也能够体验阅读者的不同阅读心理感受。所以,仅是这一提示,就充满了无限的魅力,给人全新的感觉。
如果从试题考查来看,涉及到不同阅读顺序的考题只有两道,或者实际上只有一道。前一道提示考生,无论什么顺序,作品的主题是一样的,所以,“猜想”不必受到阅读顺序的限制。这仅仅是一个友情提醒,或者说是一种人文关怀。而后一道题是对不同顺序的理解与感受,还要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与理由。当然,如果回到答题本身,此题又是开放性的,可以喜欢“导读一”或“导读二”,主要谈出体验与理由即可。我们可以从不同答案中来理解不同顺序的不同效果:“导读一”相对容易读懂一些。“导读一”把陈老的行为以及为什么这样做是连起来叙述的,几个行为就是几个并列的结构,这样结构整齐,节奏流畅,读起来很酣畅。“导读二”最主要的特点是把人物的行为与原因分开叙述,这样的好处是在前半部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后半部分集中交代原因,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反复强调“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让人很震撼。
两种顺序,两种视角,两种体验,两种效果。本来是一种平直的叙述文本,而经过调整顺序,变换阅读的视角,也就变直为曲,不仅增强了文本的艺术张力,而且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受。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常常能打破常规思维定势,用智慧的眼光与手段重新处理文本,增加阅读的视角,就能够获得“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不同体验。这道题对我们的阅读教学不是很有启示吗?
2011年的中考,浙江省的试卷给我们很多惊喜。而阅读题的创新与突破,带给我们的冲击力不仅是试题方面的,更应该是教学方面的。我们一方面要很好地落实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常规阅读,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学会适应这个时代的阅读趋势,这样,阅读教学才能不断创新。考试的指挥棒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导向,应该把最新的阅读理念与方法呈现出来,让教师去有意地学习、接受和应用,这才能达到考试的“后效应”应起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