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化学实验地位重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其他任何内容无法取代的特殊的重要作用。
一是实验具有直观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三是实验要求非常严格,更容易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掌握实验操作能力。一个好的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从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提出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对自然现象进行有计划的、计划周密细致的感觉活动,它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教师进行诱导、启迪、培养、提高。
实验开始前,应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注意什么”,对观察对象做好知识准备,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有选择地进行观察,胸中有数,因为一些实验现象较复杂,若不加以说明,学生会把次要观察当成主要观察。观察中,要让学生不再盲目性,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习惯和注意关键的细节。例如,在向浅绿色FeSO4(新制)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沉淀在空气中颜色变化的过程,使学生观察到瞬息即逝的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灰绿色沉淀,最后转变成红棕色沉淀。学生在观察化学变化时常常会被一些引人入胜的表面现象所吸引,而忽略其它方面。例如,镁带的燃烧实验,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到镁带燃烧时放出大量耀眼的白光,而忽视观察生成物的状态及颜色。而在容量分析中,不同的阶段观察点不同,滴加前,首先要正确读取滴定前的初读数,滴加完毕,及时读取滴定时的终读数,这些重要的特征、细节、学生们容易忽略,教师注意随时提醒。
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般性和规律性一种概括的、简洁的反应过程,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从复杂的化学现象中找出内在的规律,使获得的知识更加生动、深刻、牢固。
思源于疑,学生在观察了化学变化以后,激发学习兴趣,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脑海里总会有一连串问题,学生迫切需要解疑,产生强烈求知欲,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分析、综合,自觉探求问题的答案,锻炼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决不能用教师签字代替学生的思考,而应因时质疑,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比较,进行多阶段的分析综合,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要求讨论。如在讲解氯气的性质时,教师要边进行演示实验,边质疑。将氯气通入到水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氯气的什么物理性质。将红色布条分别放入盛有干燥氯气和新制氯气的集气瓶中各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什么问题。
将新制的氯水滴入带紫色的石蕊试液中,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并推断氯水的组成。通过实验引路,由鲜明的实验现象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并自己去寻找答案,从现象到本质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加深理解氯水的漂白作用。
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劳动创造人,重视技能训练,强调学生动手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原理,获得探求化学知识的本领,且能培养科研基本功。
编辑提示,此文是论文格式网为朋友们总结并提醒职称及职称考试的相关事项。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