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好了,要怎么修改,这可是件大事,看看下边的样式吧,别人的论文不一定是好的,但是还是可以参考一下的。
[摘 要] 目的:探讨抗癫类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对临床个体化给药的指导意义。方法:运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对我院1999年~2002年6月主要抗癫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癫类药物有效剂量个体差异大,联合用药时抗癫类药物体内的相互作用复杂,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调整用药剂量有指导意义。结论:血药浓度监测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 血药浓度监测;丙戊酸;卡马西平
目前,国内主要用于治疗儿童癫的药物有丙戊酸(普通片剂、缓释片、糖浆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氯硝西泮、托吡酯等。此类药品在药动学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药物的治疗窗窄,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疗效欠佳。尤其当几种抗癫药物合用时,体内药物相互作用复杂,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或出现不良反应。与成人相比,癫患儿存在着年龄及生长发育变化大,难以控制的严重类型癫及需要联合用药者较多等特点,因而儿童的药代动力学变化程度比成人大,剂量及血药浓度更难以预测[1]。我院自1999年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以来,就将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作为一个重点。运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丙戊酸及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进行了监测,为临床开展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现将我院1999年以来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快速血药浓度检测仪(TDX)及试剂均为美国ABBOTT公司产品。丙戊酸钠糖浆及丙戊酸钠缓释片为法国Sanofi Winthrop公司生产,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商品名:德巴金。德巴金糖浆含丙戊酸钠40 mg/ml,德巴金缓释片每片为0.5 g。卡马西平为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许可制造,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得理多,每片含卡巴西平200 mg。
1.2 方 法 采用FPIA法,按操作要求测定稳态谷浓度值。
1.3 患儿情况 接受血药浓度监测者均为经我院脑电图检查证实为异常的癫患儿。监测1 140例中男699例,女441例。≤3岁患儿使用德巴金糖浆,以便于掌握使用剂量,>3岁患儿一般使用德巴金缓释片,使用剂量(26.48±8.72) mg·kg-1·d-1。服用方法:根据病情及体重计算出患儿的日服德巴金糖浆或德巴金缓释片的剂量,德巴金糖浆分2~3次,德巴金缓释片分1~2次服用。使用卡马西平剂量为(17.7±6.0) mg·kg-1·d-1。
2 结 果
丙戊酸的有效治疗浓度(俗称治疗窗)为50~100μg/ml,卡马西平的治疗浓度为4~12μg/ml。共监测1 140例血药浓度(丙戊酸921例,卡马西平219例),其中达有效血药浓度685例,为总例数的60.1%。单一用药954例,为总例数的83.7%,其中达有效血药浓度578例,为单一用药例数的60.6%。
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癫药物186例,为总例数的16.3%,达有效血药浓度107例,为57.5%。详见表1~3。
3 讨 论
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据报道[2]我国癫的终生患病率为0.7%,儿童和青少年是高发人群,大多数病人在10岁以前发病,因此防治癫必须从小儿开始。
抗癫药物在儿童体内代谢与成人有明显差异,各年龄组的儿童体内代谢也不尽相同,在体重相同、服用相同剂量药物的情况下,每名患儿的血药浓度可以相差很大。丙戊酸在12岁以下儿童中t1/2较成人短,为9~12 h,故我院在<3岁的患儿中低于有效血药浓度者竟占同年龄组患儿32.1%,远高于7~14岁的16.3%。卡马西平的清除率与年龄有关,婴幼儿为最高,15~17岁时才达成人值,故在按公斤体重计算日入量时应比成人大。
卡马西平为一种酶诱导剂。在连用数周后能诱导自身代谢,使清除率增高,半衰期缩短,稳态血药浓度可有下降,此时需增大剂量。一般在服药1周后测定1次稳态谷浓度,了解清除能力。服药4周以后,自身诱导已达最大程度,此时再测定1次谷浓度,重新确定用药剂量。准确确定测定时间对于调整用药剂量非常重要。1例9岁患儿在服用卡马西平10 d后测定其稳态谷浓度为7.68μg/ml,发作控制良好,1个月以后发作逐渐增多,再一次测定其稳态谷浓度仅为3.98μg/ml,经剂量调整,发作又受控制。
在治疗儿童癫时,一般根据发作类型选药。开始应单独应用1种药物,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且易于评定疗效。多数患儿单独应用1种药物即可取得满意疗效。经血药浓度监测已加量至最大耐受量而无效时,可换另一种药,很少需要两种药物合用。合并用药并不一定增加疗效,而易造成血药浓度不稳定,影响效果。据我院统计,单一用药可使80%~85%的患儿完全控制发作,但对于顽固性难治的癫有时需合并用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合并应用,在治疗难治性部分性发作中最为常见。卡马西平能使丙戊酸的肝毒性代谢物增加,并能使两药的血药浓度均下降20%~25%[3]。卡马西平与苯巴比妥合用时,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降低,t1/2缩短,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也降低。卡马西平能使不少其他抗癫药物的血药浓度产生变化,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有一名4岁女孩因部分性发作不能控制,转入我院。发现当地医院因不能控制患儿发作,逐渐增加抗癫药物数量,最后竟同时应用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氯硝西泮4种抗癫药物。经血药浓度监测卡马西平、丙戊酸与苯巴比妥的稳态谷浓度值分别仅为2.41、39.76、14.98μg/ml,这3种药物均未达有效血药浓度。治疗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药物应是卡马西平,但此患儿却先使用了前3种药物,发现不能控制发作时才增加了卡马西平,且应用剂量不足,又没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治疗无效。
采血时间的选择与准确解释和运用分析结果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据我院的调查约有20 %的患儿采血时间明显不妥,因而造成监测数据无效或意义不大。其中有服药时间不足,或改变剂量后其血药浓度未达稳态,漏服药,重复服药,时间不明的采血等。例如一3岁患儿服用德巴金糖浆2.5 ml/次,tid,合用硝基安定2.5 mg/次,tid,因症状不能控制,进行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其血药浓度仅0.89μg/ml。经反复查证发现,该患儿停服丙戊酸已3 d。准确的采血时间应在服用药物达5个半衰期后(达稳态血药浓度),于次日晨服药前(测定稳态谷浓度)或在此次服药后1~4 h(测定稳态峰浓度)[3]。改变用药剂量时也应达5个半衰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