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应始终贯穿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用型”人才所必备的条件之一是良好的思想品德。若没有救死扶伤和全心全意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那么即使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再好,也不会有好的服务效果。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应有意识的、有目的地选择必要的关联点,适时得体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如爱心教育、慎独教育、理想前途和奉献精神教育,要视患如亲、不怕苦累,用爱心温暖患者,用耐心与真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同时,要严以律己,以自身为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完成护士角色转变,做到教书育人并举。
总之,从护理专业角度出发,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每位护理专业教师都应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并创新教学方法,为卫生职业教育的未来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1]郑修霞.护理教育导论[M].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年[2]肖顺贞.护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年职 教 新 观 察前 沿浅析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创新素质教育中南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高 凌[摘 要]知识经济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人才之间的竞争除了知识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思维的竞争。大学培养的大学生担负着中国未来的重任,而当今大学教育却存在单一的专业教育、过窄的知识面、过弱的综合素养等状况,造成现在的大学生创新思维薄弱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成为了现在大学教育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知识经济 综合素质 创新思维英国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都必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寻找不到,他们就必须创造机会。”在当今充满动荡和竞争的多元化开放社会里,尤其是面对我国就业压力巨大的现状,大学生要想进入到理想的行业中并成为其中坚力量,获得人生的自由发展,就必须从时代的局限和客观环境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从自我的视野和知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能不断迎接挑战、开创人生新局面、进而自主命运的创造型人才。
一、国际创新教育比较竞争优势的秘密在于创新。当前世界最发达的几个国家,在人才培养上都把创新和创造力开发当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来抓。美国 20 世纪 70 年代就在大学普遍开设创新性思维训练课程,同时也把中小学生创新力的培养纳入课程结构中,设置了思维技法、创造技法、创造活动三门课程,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力,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引导学生勇于创造。
日本同样将人才创新力的开发,普及到了学校、政府机关、军队和企业。在1982 年的国策审议中,日本作出了“开发日本人的创造力,是日本通向 21 世纪的支柱”的决议,把开发国民创造力作为基本国策来执行。
相对于发达国家对人才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的重视,我国的大学教育在这个方面显得尤为薄弱。中国的学生从小被训练成只有接受标准答案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导致学生即使进入大学里,其学历能力仍然停留在埋头一字不落地抄笔记、对老师的活照单全收、对书本深信不疑的初级水平,丝毫没有运用到自己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同时,即使在自由度应该很高的大学里,仍然会用考试、教学大纲、标准答案等去“指导和教育”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本文来自标准论文网(http://www.bzlunwen.com)
小编提示,此条信息值得各位公考朋友参考,所以希望朋友们多了解关注,在职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自己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