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好了,要怎么修改,这可是件大事,看看下边的样式吧,别人的论文不一定是好的,但是还是可以参考一下的。
新生儿黄疽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对病理性黄疽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传统的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等肝酶诱导剂和激素等)、蓝光箱治疗、脐静脉换血疗法等。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黄疽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发现及改进,现综述如下。药物治疗传统的药物治疗包括白蛋白、纠正酸中毒、酶诱导剂、活性炭、激素等,不再赘述,近年来研究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血红素加氧酶是将血红素转变为胆红素系列反应中的限速酶,锡一叶琳类药物是一类与血红素一486一结构相似的血红素加氧酶的抑制剂,以四价金属锡原子代替天然血红素叶琳环中的铁原子,减少血红素向胆红素转化,增加对胆红素的摄取、排泄及胆红素的光破坏作用,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供临床使用包括锡一原叶琳、锡一中叶琳、锌一原叶琳和锌一中叶琳等,锡一原叶啦以0. SSPrnol/kg体重给药,其血浆半衰期为3. 7h,抑制血红素加氧酶活性的作用可持续7天,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维持10一14天,该药物经胆汁排泄,毒性作用低;锡一中叶琳是锡一原叶琳的叶琳环、CA位的乙烯基还原成乙烷基而来的,其抑制血红素加氧酶的作用是锡一原叶琳的5 -- l0倍,副作用少,血浆半衰期、组织分布与锡一原叶琳相似,能更有效地抑制血红素加氧酶的活性,减少胆年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第3期红素产生率,光敏作用更低,安全性更强,皮下单次注射锡一中叶琳(金属叶琳的一种)46h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降低还能有效减少胆红素的生成[21。传统的治疗方案是通过治疗已经形成的高胆红素水平从而降解血清胆红素,而叶琳类药物作为血红素加氧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在治疗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及其他胆红素代谢紊乱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及广阔的前景。
其他近年来国内学者试验了其他药物降低胆红素:①微生态制剂[[31。微生态制剂能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促使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发挥生物屏障作用,通过产生乳酸、醋酸刺激肠蠕动,减少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促进粪便排出,从而增加胆红素的排出;通过产生乳酸、醋酸使肠道pH呈酸性,降低肠道p-葡萄糖醛酸昔酶活性,减少结合胆红素分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肠肝循环,减少肠道重吸收未结合胆红素,减少黄疽发生率。目前常用微生态制剂有整肠生、培菲康等[4,510②口服茵桅黄注射液。文献报道[[61在新生儿出生后一12h内口服茵桅黄注射液5m1,每日2次,连服5--10天后,临床结果表明TCB值、黄疽持续天数、胎便排空时间、每日便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可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疽;而且茵桅黄注射液能通过诱导肝酶系统增加肝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③思密达。胎粪内有大量胆红素,50%可被再吸收,胎粪排出时间越早,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就越少,思密达对消化道内病毒、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清除作用,对消化道勃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与戮液糖蛋白结合,有修复、提高勃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不影响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思密达能够保护肠勃膜,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能有效地减轻新生儿黄疽[7l0④刺激排便。
在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进行常规处理后用loml开塞露通便[81,或对新生儿进行腹部抚触和刺激肛门[[91,结果表明可以使胎粪及早排出,增加胎粪排出量,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从而能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疽。
光疗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疽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作用机制在于光的异构化作用,4Z, 15Z一胆红素在光和氧的作用下可变成水溶性异构物4E, 15E一胆红素和光红素,两者均不需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即可从胆汁、尿液中排泄,波长为427--475nm的蓝光照射疗效最好,适合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所致的黄疽,可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高胆红素血症的时间和减少换血的需要〔川。传统主要采用蓝光箱进行治疗,常采用母婴分离的方法,新生儿全部裸体,带眼罩还需注意男婴生殖器的保护,接受持续照射,专人护理,不但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由于母婴分离,易造成心理障碍,不利于母乳喂养等不良作用。
崔菊芬[121等应用NOW蓝光床在母婴同室中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BliBed婴儿蓝光床由蓝光辐射系统、柔软床垫、新生儿睡袋组成。患儿可采取仰卧或俯卧姿势,产妇直接喂哺母乳;光线是通过透明床垫照射到需要治疗区域,可有效保护不能接受监光照射的部位;蓝光床发射的落光为冷光源,几乎不产热,不会增加体液丧失;BIiBed婴儿蓝光床让患儿在母亲身边接受治疗,满足患儿生理及心理的需要,认为可取代传统的蓝光床照射。有学者报道[131,间断蓝光照射10一12h,与连续蓝光照射组采用连续24h蓝光照射比较,两组的胆红素值降低程度和住院天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操作简单,疗效肯定,且能增加母婴接触机会,并可减少治疗费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同步换血法换血疗法能及时移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是治疗有发生核黄疽危险性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有效的方法「141。传统换血方法是用脐静脉一根管道交替抽注血液,存在管道死腔、旧血换出率低、并发症多,常引起平均动脉血压的升降变化,尤其是门静脉的波动易影响肠道血流灌注压,造成肠坏死。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只需挠动脉和挠静脉或外周静脉穿刺,可避免脐静脉插管导致的各种并发症,且抽输血速度较慢(2一3m/min),全过程2-4h,避免了单通道快速抽血时由于管道死腔而降低旧血换出率,由于操作过程简单减少了感染机会[151。目前采用改良双管同步换血法,已在临床广泛使用。黄辉文[16」等应用输液泵控制全自动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黄疽,采用末梢动、静脉留置针穿刺,形成封闭换血回路,由三输液泵控制速度,整个过程无需手动抽注操作,结果换血过程生命体征监测平稳安全,换血前平均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563. 27pmol几,换血后为304.18p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6.0%,三输液泵控制全自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疽实用安全。
换血期间监测生命体征并做血常规、血气分析、电解质及生化检查是换血成功的重要保证〔基因治疗世纪80年代中、末期,研究者发现〔lal有血红素加氧酶同工酶一血红素加氧酶1和血红素加氧酶2,并且发现它们是两类不同基因的产物,直接受基因调控而决定胆红素生成的多少,最终影响血清胆红素水平。通过对血红素加氧酶基因片段的分析,发现除了底物血红蛋白外,其他血红素类似物(如锡原叶琳)、氧化剂、紫外线、琉基化合物等诱导剂也可使其瞬间表达提高3一5倍。20世纪%年代中期开始,对新生儿黄疽的基因治疗已起步。目前在深人研究血红素加氧酶同工酶氨基酸序列中活性部位后,试用定点诱变方法,将具有催化活性的某一氨基酸残基替代,使血红素加氧酶同工酶失去对底物血红蛋白的催化活性,只具有结合活性,从而减少胆红素产量以预防新生儿黄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