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带缝匠肌蒂髂骨骨瓣联合旋股外侧血管束植入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陈旧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2011年采用带缝匠肌蒂髂骨骨瓣和旋股外侧血管束植入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陈旧性骨折34例。结果: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治疗效果,随访12~36个月,结果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骨折愈合率100%,股骨头坏死率2.9%,疗效满意。结论: 带缝匠肌蒂髂骨骨瓣和旋股外侧血管束植入为股骨颈提供血运来源,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股骨颈骨折治愈率及减少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关键词:缝匠肌蒂髂骨瓣 血管束植入 内固定 股骨颈 陈旧性骨折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两大难题,而年轻患者股骨颈骨折多为高能量创伤所致,常伴有多发性创伤,缺血性坏死及骨不连的发生率高,治疗也比较困难。我们希望通过骨折良好复位及坚强固定,加上带血运的缝匠肌蒂骨瓣植于骨折部位和旋股外侧血管束植入,以促进骨折愈合。自2003年2月至2011年2月间,我们应用本法治疗24岁~46岁,平均年龄35岁的青壮年股骨颈陈旧性骨折3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4例,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35岁;Garden分型:Ⅲ型 10 例,Ⅳ型24 例;高处堕落伤8例,交通事故伤13例,骑车跌倒伤9例,滑倒伤4例。股骨颈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14例,骨折至手术的最短时间26天,最长80天,平均53天。 2. 治疗方法: 2.1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患侧臀部稍垫高。采用Smith-Petersen切口,依次切开皮肤、浅深筋膜,在髂前上棘下方约2.5cm处找到股外侧皮神经,分别向远近端游离并牵向内侧保护。切取大小适中的带缝匠肌蒂髂骨骨瓣湿纱布包裹备用,沿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钝性解剖,分离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横、降支,结扎其属支、终末小分支备用。沿股直肌和臀中肌肌间隙钝性分离,显露髋关节囊并呈"T"型切开,切除前侧部分关节囊,暴露股骨颈骨折端及头颈部,清理折端凝血块及嵌夹软组织,直视下解剖复位,C形臂/G形臂监视下分别于大转子顶点下方1cm、3cm、4cm处向头颈方向平行钻入三枚导针,空心加压钉固定(本术式开展早期采用骨圆针、鳞纹钉等固定),正轴位透视见空心钉位置好、骨折端位线满意后于折端前方凿取适合骨槽,修剪缝匠肌髂骨瓣与骨槽相适应,将骨瓣嵌入骨槽,并向股骨头内打入,取髂骨松质骨修剪成合适骨粒打压、填塞于骨瓣周围,1枚可吸收螺钉垂直股骨颈轴线固定骨瓣。于头颈交界处至头的外上方钻两条(呈"V"形)或一条骨隧道,用自制血管铲将旋股外动脉终末分支血管束植入到软骨面下。直视下活动髋关节,见骨瓣牢靠,旋股外血管束无牵拉、紧张、扭曲后,再次冲洗刀口,彻底止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无菌敷料包扎。 2.2术后处理:术后2天即开始股四头肌功能训练;术后2周在床上做髋、膝、踝关节的功能锻炼;第3周扶双拐下床行走,患肢不负重;6周后患肢适度负重,逐渐加大患肢的负载;3个月内扶双拐,4~6个月扶单拐行走;术后第3、6、9、12、18、24月来院复查X光片,了解
评职要发表几篇论文?国家级期刊,还是省级期刊,还是核心期刊,你可以到本站相关栏目下查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