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对其中的15例给予闭合手法复位,20例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果:疗效优占52.89%,良占28.77%,中占18.29%,差占0.05%。结论:患者通过闭合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治疗后,疗效显著,均满意出院。
关键词:闭合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小儿肱骨髁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在肱骨干与肱骨髁连接处发生的骨折,从解剖学上讲,小儿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之间是松质骨跟密质骨的交界处,所以极易引起骨折,骨折范围的年龄在5~12岁之间。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产生的暴力因素有很多,如跌伤、摔伤和交通事故等,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粉碎型三类(粉碎型常见于成年人),伸直型、屈曲型的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分别为骨折成角偏向前、成角偏向后;远折端向后移位、远折端向前,多属肱骨髁间骨折为粉碎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1-3]。云南省建水县人民医院对2008年9月~2011年1月35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采取闭合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法,并通过对两种治疗疗效情况的影响来阐述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35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5~12岁,平均7.8岁。其中跌伤引起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8例,摔伤12例,交通事故5例。骨折在左侧19例,右侧16例;采用切开复位手术20例,闭合手法复位15例;伸直型28例,粉碎型1例,屈曲型6例。骨折的儿童均当天来医院就诊,其中15例当天治疗,而20例入院做切开手术。 1.2 试验方法 1.2.1 闭合手法复位:让小儿仰卧,适度的拉伸,矫正重叠移位,具体的可按如下步骤:第一步应先矫正旋转移位,为了使向后移位的骨折远端复位,矫正侧方移位,将肘关节适度的拉开,一边牵引,一边将前臂旋前弯曲的肘关节伸直,同时推拉近端骨折的地方,抬高骨折远端,能够听到骨擦声即可。第二部矫正向外侧移位的骨关节,为了使对位的质量得以保障,将肘关节置于肘外翻位置,固定肘关节屈曲应控制在90°~110°之间,将肘关节置于肘外翻位置,属于尺偏型骨折和桡偏型的骨折,分别将前臂旋前位、旋后位固定。为了使接口处牢固,用侧块夹板固定的同时,还应用纸夹板肘托固定,为了使患者康复效果更好,建议留院观察3 d,出院后1周做放射线检查,看看复位情况。 1.2.2 切开复位:给予小儿臂丛麻醉,克氏针内固定法适合于无血循环障碍的患儿,在肘后切开,除去淤血,使肱骨内外髁暴露于外,再复位骨折处。具体方法为:用两根长为2 mm左右克氏针连接肱骨内外髁,钻入对侧骨皮质近折端固定,剪下尾线,肉眼观察无侧位位移,手术后用石膏为辅料以固定好,防止错位,定期做放射线检查。 1.2.3 疗效标准:对疗效程度的好坏分为以下四种,即优为肘关节伸屈较常人比小于10°,肘内翻小
特别申明:本站部分文章由网络收集整理.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