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以热爱祖国与增进民族团结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等教育,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基本观点、民族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内容,以及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政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国家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在艺术类专业学生培养上显得尤为重要。艺术类专业学生由于生源知识结构的特点,以及我国现行各级教育入学考试中对艺术类学生采取区别对待的办法,造成部分艺术类学生重专业轻文化、重技能轻思想修养等趋向。
笔者在担任艺术类专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课教学中,感到部分学生对民族、国家的看法存在片面性。有的学生对民族的认识还只停留在服—53—饰、风俗差别的层面上,对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缺乏了解; 有的学生把“民族融合”等同于“民族同化”; 有的学生把宗教混同于民族,对中华民族整体性认同存在偏识。因此,在中、高等教育阶段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祖国观、宗教观,不仅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有助于提高全民文化道德素养。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具有两方面的教学功能。
一是宣传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进行热爱祖国、增进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和祖国观; 二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教会学生如何看待专业艺术领域的具有民族宗教因素的现象、理论、作品。如果说前者侧重的是作为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功能,那么后者则具有学生专业学习领域的辅导功能。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将“文化”作为民族的一个重要元素,这是基于对民族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科学认识之上得出的论断。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国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民族文化,无论是深层次的心理、价值观念等,还是表层次的具体形式,如语言文字、图书报刊、文学艺术、音乐美术、摄影电视、文物古迹、广播新闻等,都是植根于民族生态环境中的,都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发展的反映,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民族的历史发展水平。
教师通过讲授这些理论知识点,将唯物主义民族观贯穿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公共课学习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通过这种艺术理论相关知识点的课堂教学,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察、创作思维,使学生能够在进行专业学习、研究和创作中,领悟文化艺术对象、作品背后所蕴涵的社会历史背景,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这不仅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好处,从学校教学内容体系的角度看,实现了专业教学平台与公共基础教学平台的“无缝”链接。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要注意到艺术类专业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的差异与特点。由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涉及中、高等教育阶段,入学考试及培养采取的是文化课和专业考核结合的录取培养方式,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面、逻辑思维等体现出不同于文史、理工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我国现行的艺术类专业人才基础教育培养模式要求,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照顾到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对他们应当采取“分类指导,轻重有别”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课教学和考核。艺术类专业学生入学文化课考试录取成绩相对于文史、理工类专业要低,因此在文字表达能力和理论素养等方面略弱于文史、理工类专业学生。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闭卷考试的题型和题量上应当照顾到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比如,自2006 年以来,中央民族大学对包括“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内的公共理论课闭卷考试实行分类考试的办法。具体来说,就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在题型设置上采取“分类”原则,实行一个大纲,两套试卷,将艺术类专业学生、民考民类学生与文史类、理工类学生在试题的题型和题量上适当增减,分类对待。另外,实践教学成果展示作为一种考核形式在笔者所担任教学班级的学生中产生了不错的效果。自 2006 年以来,中央民族大学马列主义学院开始在全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行实践教学改革,笔者所在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研室在教学班级中组织了以“校园中的民族关系”、“少数民族与科技进步”、“少数民族与艺术”等为主题的调研,并指导学生将调研结果整理总结,进行展示评比。教师根据学生调研全过程及成果给学生打分。笔者在所担任教学任务的艺术类专业班级做了一个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很喜欢这种形式,他们认为这样的形式“不仅锻 炼了实践能 力,还 增 强 了 集 体 荣 誉感”。学生们不再被动地参加考核,学习创作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
特别注意:本站部分信息由网络收集整理.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