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数学教学论文:“合并同类项”教学的实效性反思:设计与策略
数学教学论文:“合并同类项”教学的实效性反思:设计与策略
| 文章出自:论文格式 | 编辑:论文格式 | 点击: | 2012-06-18 08:27:21 |

 【摘 要】本文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对“合并同类项”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对遇到的问题作了多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实现优质教学的策略实效性问题。分析表明,要提高该项内容教学的有效性,应在教学设计和运用策略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  反思
 
同类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的第二节内容。不仅为整式的加减作铺垫,还为解方程打基础,整式的加减实际上也是合并同类项。因此,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而要正确地进行合并,必须深刻地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正确地区分判断同类项,明白同类项合并的算理[1-4]。根据对该项内容的教学反思,笔者认为,要提高该项内容教学的有效性,应在教学设计和运用策略等方面下功夫。
一、关注目标,策略先立
虽然,笔者任教班级的学生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师生配合比较默契,但由于小学的知识基础不扎实,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一般,个别同学运算能力(特别是混合能力)较差,而且两极分化明显,中下层面广。
针对现状,笔者在设计和实施该部分内容教学时,采取通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谈话、讨论、辩析的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认识过程中直接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口述法,实操法,归纳出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整个教学过程主要通过边讲、边练、边议,促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借助多媒体、图表、图片等促进学生思维,使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各层次学生得到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从而在实践中运用概念,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概念。
二、 关注实效,反思策略
通过反思和分析,笔者对所用策略的有效性及可能的原因有了较清晰的看法:
(一)有效之处 
1.问题的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不会凭空产生良好的效果,除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之外,离不开老师的问题引导。
2.抽象问题形象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课在引导学生学习“同类项可以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时,用学生熟悉的动物来类比,学生一方面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也容易理解。从而达到“抽象问题形象化”的目的。
3.反例设计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
学生的认知过程有着自身的特点,在教学的实践中,学生没有经历“对”与“错”的心理冲突,“正”与“反”的比较,没有内容呈现的“变式训练”,就没有学生对数学的完整的体验。而“反例曝光”正是提供了一个引起学生心理冲突的情景。
(二)无效之处
1.选题繁难、抽象,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例如,以下思考题就有这方面的问题:(采用小组讨论形式,四人一组,选代表回答)
(1)两个单项式,如果系数相同,是否必是同类项?
(2)两个单项式,如果次数相同,是否必是同类项?
(3)两个单项式,如果所含字母相同, 是否必是同类项? 
(4)两个单项式,如果次数相同,所含字母相同,是否必是同类项?
(5)两个单项式,如果都没字母,是否必是同类项?
(6)两个单项式,所含字母的顺序不同,是否必不是同类项?
本题的设计目的是:“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题目抽象,文字描述多,学生用在阅读理解时间较长,影响上课的进程且作用不大,所以应该删除,使其他环节有适当的时间,更大地发挥本课其他题目的作用。
2.题目设计不够开放
     陶行知说: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也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生活处处皆教育,开放课堂就是实践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提出问题,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教学内容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开放的课堂就是提出大量开放性的题目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思维,题目的答案不唯一。
    但本课设计的题目都昰“答案唯一”的,应该加入一些开放的题目,或者在某些教学环节上,展开开放性的讨论。反思后增加一题开放性的题目,放在复习引入中。
3.不重视提炼概念的本质属性
文字描述较长、内涵丰富的概念,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困难,如果能提炼的,就尽量提炼。本节课并没有提炼概念的意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当提起这个概念时,都复述较长的文字。应在导出同类项的概念后,提炼概念的本质属性,方便记忆。
4.有效的追问较少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在教学设计时意想不到的。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动态,及时修正自己的设计。针对学生的动态,适时的进行二次备课,及时的追问学生,并设计问题“为什么两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没有字母的项,也是一种相同”,就这一句简单的适时的追问,就能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概念,避免学生的出错。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中出了问题,除了学生的客观原因外,要反思笔者们自己有没有在主观上,有没有出现引导不到位或考虑不周的地方。
5.延迟判断、暴露思维的意识不强
    所谓延迟判断,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遇到要学生思考或解答的问题,执教者应尽量延迟给出正确答案的时间。这期间,教师或让其独立思考,着手解决,或启发诱导,并让学生充分暴露各种思维形式,等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确已动脑动手之后,再帮助其理出正确思路,直至得到或给出正确的答案。
本课中,由于内容多,上课的节奏较快, 要处理好提问操作过程中的层次。美国一位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重要的停顿,即“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并且掌握提问的时机,不等到学生出现“不悱不愤”、“跃跃欲试”的状态不提问。“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再评价学生的答案。这是为了留给学生回忆、联想、分析、组织语言等的时间,能更好的把握教学的节奏。
三、 关注理念,优质教学
优质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理想和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分为:教学设计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有互动的生成和及时的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感的体验、知识的生长和能力的提高。这些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问题设计与实施。
1. 创设问题情境
这在很多时侯是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关系,用产生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为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作好铺垫。问题情境要放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跳起来主动“摘果”。
2. 重视问题的针对性和层次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性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喜欢同一道题,有一系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几个问题组成。也就是为了突破一个或几个知识点、针对需要掌握的数学方法、渗透数学思想,从一点出发,向纵深去挖。这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亲近感,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此基础上重视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反例曝光,教师问题意识的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等。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反思,不断地发现。“教然后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笔者,从而促使自己不断求学求教,在专业化发展上不断提高水平,从根本上保障教学的不断优质化。
 
【参考文献】
1.陈旭选.新课程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琴.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3.黄启林.初中数学教研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