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中最为活跃、最积极的心理因素。体验要以兴趣为起点。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是积极的体验还是消极的体验,其自身的兴趣起了一定的作用。如果学生对课堂知识感兴趣,他就会很认真、很开心的去学习,并愿意积极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会很少,学生就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一起完成课堂学习,在这一过程和结果中自然会伴随着积极体验的产生。反之,学生对所学知一识不感兴趣,他的注意力将会很容易被迁移,无意注意就会增加,使学生不再思考课堂所学问题。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施体验式学习的关键
著名的教一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将会使学生受用一生。同时也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或者说是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加之上面所提及的小学生的性格的不同,从而在学习中所形成的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如果一开始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正确的听、说、读、写习惯,那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就会是积极的,对小学生的启发和激发都会更加有效,孩子们也会对学习充满强烈的渴望、表现欲望,收获的知识也就多起来。所以,学习的习惯也是影响体验式学习的因素之一,学生好的习惯的养成值得关注。
二、体验式学习中要给学生最多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开发人潜能的催化剂,它可以帮助我们把自身能力发挥到最佳状态。当你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高峰体验后,信心之倍增,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可以使人的能力不断的得到提升和稳固。相反,如果一直存在自卑心,自身的能力就会被限制发挥,所表现出的能力往往会比实际已经具备的能力低,在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了自己的能力后,信心会随之递减,自卑感越来越深,伴随着这样的体验,恶性循环也就开始了,这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使人产生放弃的念头。因此,自信心对学生体验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所以自信心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师要把握好教材,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体验的环境
教材为学习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情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中,设计了许多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还将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教材中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材中,许多环节都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如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一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翻开人教版教材,可以看到很多题材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在一年级数学上册中“比长短、高矮”,教材中出现的是几个小朋友在桌上比自己的铅笔、尺子的一长短,教师按小朋友的高矮来排队,“第几”中出现的是公园售票处的排队场景,“9加儿”是以学校运动会的画面一切入;一年级下册中,“位置”的教学选取的就是教室的场景,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主题图提供了买气球、套圈游戏、捉迷藏、丢手绢等许多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场景,“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书中大量的习题也是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如“快乐的星期天”(认识时间)、电影院位(位置)、邮递员送信(位置)、作业评比(比多少应用题)、“小小商店”(数学实践活动)、到商店购买学习用品等等。这样的题材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有意义的数学应该是现实的”这一理念,同时也启示我们: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我们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与机会。围绕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的数学活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又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人教片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一课,教材提供的情景是班级开联欢会,桌上摆着一箱24瓶的饮料和零星的9瓶,题中问“咱班有33人,这些饮料每人l瓶够吗?”,由此从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出计算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上述情景,并提出问题;把问题转化为计算24+9=?,并且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然后分组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探索成果(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苏娜.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D】东北师范人学,2009.
[2]张军英.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