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分两路,树立改革理念 迎接新课程的改革的挑战,要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就需要我们广大培训者和中小学体育教师这两支队伍分别投入战斗.培训者包括各级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他们将分别从新教师职格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全员培训打响这场攻坚战.对于广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将对他们进行新课程培训.如果按地域划分将出现两个战场,即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区和其他广大地区.实验区是前沿阵地,实验区的教师培训更要超前一步.
培训者率先接受培训 各级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仍然是承担培训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主要阵地,这些院校的教师是承担培训任务的主力军.培训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培训质量.为此,国家教育部师范司曾向各级教师进行院校(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发出号召:培训者行动起来,率先接受培训.这也是"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训者培训内容.
必须高度重视培训观念和模式 培训的观念和模式对培训的质量至关重要.必须抛弃过去的陈腐观念,这样能更有效地在大脑中添加最新的内容.传统的培训经验,不仅仅是贬值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更是妨碍我们吸取新知识的"阻断剂".简单的重复,不能达到培训的目的.所以,培训更需要创新.过去的培训经验是否仍然有效,要像对牛奶、面包一样,检验其保持期.对于培训模式的改革,必须首先研究教师学习的特点,而且要坚持在继承中创新.目前,诸如案例教材模式、现场诊断模式、合作交流模式、反思性教学模式、校本位培训模式、研究一体化模式、远程培训模式等一些新的培训模式已经逐步成熟,此外,还对英国英特尔"未来教育"以及英国和德国一些在我国取得成功经验的培训模式进行了本土化.在此,我们提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
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是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着眼于培育对象的需求,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和先进性,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体现科学性和整体性.为此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照搬.除防止照搬普通高师本科课程设置处,更要防止照搬普通高校(高师)研究生段的课程设置.从理论上说,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大学后培训,"大学后",很容易向研究生看齐,照搬的弊处是过于理论化,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二是随意.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课程建设尚不规范,各省因地制宜设置,容易造成课程开设的随意性,或因人设课,或因爱好设课,这种作法的弊端是课程的科学性不够.我们认为,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等原则,按照教师职业道德和政治理论、教育学理论、专业理论、教学实践和专题研究等板块来设置具体课程.同时,还需注意处理好必修与选修、层次与衔接、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故此,我们提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方案的总体框架.
我们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由三要素构成,即个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师德和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摆在重要的中心位置.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由三要素、七大块、若干知识模块构成.三要素课程具体包含了七大类的课程系统,每一大块又包含有若干个知识模块,由知识模块的不同组合,可派生出各种所需的课程,由此构建了课程体系的三级结构.根据对不同培训对象的要求,课程可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分学科的主修课(统称核心课程),再加上一定数量的选修课.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可从实际出发,将核心课程与适应培训对象需要的选修课程相结合,按照不同需要确定学时总量.
特别申明:本站部分文章由网络收集整理.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