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文学的人学的、审美的双重本质,也在艺术形式上体现出来.不必说"五四"现代性文学废除文言而采用白话为文学语言,使人的情志更真实地、自然地表现出来,就是在作品的体格上,也由于激烈否定了"道"而否定了古旧的文章体格,无情嘲笑了复古主义和拟古主义,因而有力冲破了过去单一、僵化的路子,出现空前大胆的创造意识,涌现出多角度叙事的"格式特别"的小说,不讲格律的自由诗,非诗非文的散文诗,介于文学与政论之间的随感录、无以名状的鲁迅的等等,形成了独特、多样、丰富的体裁景观,在这方面同样体现出作家的创造潜力,并且内中总是有社会生活的依据、与人的心灵内容相通,因而同样表现出对自由的追求.此外,如果我们把文体风格也视作形式,那么,在这个形式问题上,"五四"现代性文学不再把儒家的道相联系的"中和"的诗教亦即"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温柔敦厚"之类的要求,当作惟一的审美标准;而且大多背离这个标准,顺着他自己的个性、审美意趣和对人生意义的体认,充分表达自己的情志.
形式上的大胆创造、突破及其丰富多彩的呈现,也是人的自由本质的显现.当然,从"五四"一般的新文学作家一直到较后起的"现代主义"作家,对传统文学中的文体风格又是有承传的一面的,如冰心作品多有温柔敦厚的气息,但这是她的秉性气质的自然流露,因此并不妨碍它们的现代性质.更普遍的情况是,许多优秀的现代作家继承了古代作家那种非常重视自己的主观感受、不脱离自己的主观感受来描写外物、抒发哲理、营造意象的特点,这是因为虽然古人的人生感受的范围比较狭窄,但所体现的个性化的创作原则,也是与现代性的人学的和审美的观念、意趣相通的.
总之,文学的人学本质与文学的审美本质是二而一的东西,文学艺术是具有人道主义和审美的双重本质的.文学从审美上说就是人学,文学的审美本质和文学的人学本质即人道主义的本质,都体现在对人的主体性及其价值的肯定、对人的自由追求的肯定之中.不能体现人道主义本质的文学不能实现其审美本质,不能实现审美本质的文学不是真正的人的文学,而且前者既是首要的、又是更深层次的本质.这个道理,对于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在考察了中国文学在"五四"的现代转型之后,在比较了中国现代性文学与古代传统文学之后,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道理.这个道理,自然可以也应当用来评价当下和以后的文学作品,它们的价值和地位仍然取决于是否体现出文学的双重本质.当下的文学在总体上无疑是"五四"和"新时期"现代性文学的继续发展.
许多作家作品高扬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的旗帜,抵御因商品经济、都市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而带来的物欲膨胀、功利至上、理想迷失、主体性衰微的现状,坚持探索人的心灵、人生意义和人的终极价值,并且比五四时期文学更具平民态度、写实旨趣,更无教化意图,能够引发读者更自主自由地思考人性、人的价值、人的力量和人的前途,因而同时也体现出审美本质,给人以美感.但是,也出现了一部分有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削弱了作家个人主体性的、平面化的、随意拼贴现实和形象的作品,这些作家缺乏甚至丧失了探索人性的兴趣和文学的人的解放的目标.在这些作品里不能说完全没有隐含普通人对人生的正当的、良好的欲求和愿望,但很难感受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珍视和文学应有的诗意,得不到审美的愉快.这类作品当然也属于现代性的文学,并在一定范围里形成了一股势头,但是它们不能体现文学的人学的和审美的双重本质,并不值得肯定,也将是会发生变化的.这种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代性文学并不是全部值得肯定的.关于这一点前文已有所涉及,由于篇幅关系,就不能在这里深入讨论下去了.就像一条河流,我们找到了它的源头,找到了它的"转折点",我们也就容易理解它的内涵和方向.中国文学也是如此,它在1918年转型,开始真正地发生质变,于是,它之后的道路就蔚然不同了.确立了这一点,中国现代文学才有了坚实的底座,它的生成也就更有前景.
编辑提示,此文是论文格式网为朋友们总结并提醒职称及职称考试的相关事项。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