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和现代医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及其心理状况要求医学院校注重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为提高我院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我院为医学生开设了一系列的心理学选修课,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健康心理及变态心理的知识结构,并且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心理因素致病的病例教学,这有助于学生重视和关注心理因素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形成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所对应的全方位促进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
关键词:医学生 医学模式 心理素质
近几年来医患关系恶化更加突出。虽然,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医生的心理素质不能适应其职业需要在其中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有资料显示,70%的医患纠纷源于医患之间沟通不良。而医患之间的沟通不良很大程度缘于医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技巧。这归根结底也与现在的医学高等教育没有适应性增加心理学的课程和加强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关。 首先,作为输送医生的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加强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这是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教育的新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科研及医疗卫生服务必须从生物学单方位研究及治疗转变到心理、社会、生物学全方位的研究及治疗,重视社会、心理、生物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综合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我国有60%~70%的人处于没有疾病却感觉不健康的"亚健康状态"。而且,我国死亡人数中,70%是死于心身疾病。15%内科门诊病人的躯体疾病是精神因素引起的。河北统计,食道癌患者中性格急躁者占60%,忧郁者占56%。神经病患者发病率已从80年代的22.21%上升到90年代的33.1%,其中有直接社会、心理因素的占72.29%。各年龄段都有其特有的社会、心理问题;青年人的激烈竞争导致"过劳死"的时有发生,中年人有所谓"下岗综合征"者,老年人则有"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等。这就要求现在和未来的医生有更高的心理素养,既能从生物学因素方面诊治病人,更能从社会-心理方面给病人或广大的亚健康状态者进行心理抚慰或治疗和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因此,现代医学高等学校适时增加心理学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医学模式所需要的全科保健医生。 其次,加强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也是改善医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促进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要求。1994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20-30%的大学生患有心理障碍。强迫,人际关系障碍,抑郁位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前列[1]。最近,多所医学高等院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本院医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调查发现,医学生SCL-90躯体化,敌对,偏执,精神性4项因子高于正常人群。抑郁自评量表(CES-D)显示医学生中抑郁症状较为常见[2]。 现代医学生大多是80甚至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是家庭的关注中心,其心理个性发育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自我。同时,医学生的心理发展在整个高校前学习阶段均被忽视。在以考试成绩为中心判定学生的优劣的
论文下载,下载下来可不是把论文里边的名字换成你的就行了哦,这样是不对的哦,亲,一定要自己创作哦,因为期刊是要查抄袭的哦,多了解一下期刊的要求以及各地的评职标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