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表论文,论文发表要注意哪些事情。欢迎在本站查阅相关资料。
日常临床工作是制作本素材库丰富的资料来源。传染病学的病种及发病率虽有减少的趋势,但绝大部分仍没有消灭,在今后工作中仍有可能遇到,只要我们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就能够收集到所需的宝贵资料。互联网技术为建立开放式多媒体素材库开启了方便之门。我们不但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建库所需的资料,还可以在网上开展多中心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我们教研室已建立“肝病医学”网页,在该页面上将开设“肝病的最新诊治进展、科室老专家、新人介绍、疑难病症讨论、生活随笔等,与同行和民众共享”专栏,以扩大和加深与同行进行信息交流、图片资料交换等信息共享工作。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要求,收集制作涵盖传染病专业的各病种文本、图像、影视、动画、解说等教学素材,建立数字化资料库,建成后可根据不同需要,将这些资料进行不同整理组合,编制出适合不同教学对象的多媒体教材。教案整理保存:将教研室以往的传统教案,尤其是有重要保存价值的优秀教案,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加以保存,以备今后编制多媒体教材脚本时作参考。基础理论部分:包括传染病学各病种的病原体、病理解剖、发病机理等光镜及电镜照片、示意图和动画演示,如炭疽杆菌的形态、结核结节的病理表现、病毒颗粒的图解、肝炎的组织学改变等。临床表现部分:收集各类传染病(尤其是少见病和罕见病的症状和体征的图像及视频资料,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红”和结膜囊水肿、霍乱的脱水貌、肝性脑病的扑翼样震颤等表现。辅助诊断部分:包括影像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各类检查的典型表现。如霍乱弧菌在光镜下的运动、阿米巴痢疾的大便性状以及常用基因诊断技术的操作方法等。多媒体对骨外科课堂教学的影响王文青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科学教研室,河南商丘摘要:在骨外科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师的主导角色与学生的主体角色得到充分地发挥;能易化教师的表述与学生的理解,增加教与学的内容与形式,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监控、评估和指导力度,同时还强化了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作用。学生知识结构及认知能力的变化。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在加快,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因为不断的拓展而变得十分广阔。在医学基础教育及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学习阶段,学生获取的相关知识可能就比临床骨外科医生既往掌握的知识更为新颖;甚至上骨外科课程之前,学生也可能已经了解或知悉一些骨外科的知识或新观念。因此我们面对的学生可能并非是对骨外科课程完全无知而被动的对象。如此一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继续让教师无比权威地上演满堂灌的“独角戏”,是不适当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问题的解决多媒体技术是集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处理技术。综合计算机、声像、通信等多项技术于一体及具有人机很强的交互性是其最显着的两大特点。由此使得信息的获取、处理、输出十分方便,可便利地输出丰富的、形象的、直观的、具有视听效果并富有感染力的各种信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骨外科课堂教学,至少有以下优势:多媒体技术的综合性及丰富的表现形式,可充分展示骨外科学多样性的内容。
骨外科学内容的复杂多样性,给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空间:复杂的脊髓、关节的脱位及复位可通过三维图片,动画及文字加以说明,骨科诊断的一些影像资料也可充分得到展示……这样多重的感官刺激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要达此目的,必须精心筛选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题材,精心选择多媒体软件,精心设计与制作。教学中涉及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等问题,更要充分而综合地应用该技术,真正地把各种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融为一体,使得整体与局部、分析与归纳,都能做到收放自如,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优化教学内容,以达到在单位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的目的。如此,骨外科疾病表述将不再困难,而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可相应地增加,也为向学生介绍一些进展信息提供了机会。多媒体技术的双向性,可以促进骨外科教学走向开放。多媒体技术除了能丰富教学内容、使抽象的知识易于理解外,其人机对话与交互作用使得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骨外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病例、教学素材等均可实现资源共享。与此同时,教学的基本内容也能更快地趋于规范与统一;教师能根据自已的特点及教学对象的不同对内容与形式进行添加与修改,提高备课的效率。而随着今后计算机教学终端及校园网的建立与完善,教师与学生还可进行网上教学和交流,从而使开放化教学真正地实现。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相关教学内容编制成多种形式的习题,置于多媒体课件或网上,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训练和自我考核,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及双向性,使骨外科教学走向个性化成为可能。“因材施教”一直是古今中外教育家十分重视而倡导的观点,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及其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而多媒体技术能提供自主的学习方式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一方面,课堂外学生可以利用教学演示光盘及网上的参考素材,通过人机对话,选择学习或复习的内容,真正掌握学习的自主权、教学活动的选择权及参与权,其结果显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从更深层次看它使多年来困扰教育界的“集体发展”与“个别发展”、“共性”与“个性”这对矛盾死结终于获得松动并可望得到解决。另一方面,教师的备课、施教活动在多媒体的推动下,也由个体劳动向集体智慧方向转变。尽管教师可能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但其个人的教学智慧却可能被融汇为集体联合的创造性劳动,其个人的备课及施教资料、经验可通过加工重组,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利,丰富的资源加上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必然会使各自的教学质量均获提高。这样多媒体技术通过融汇教师集体的智慧,为学生各尽所能、各尽所需地学习提供了一个可供现实操作的平台,一个实现教学互长的个性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