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下载下来可不是把论文里边的名字换成你的就行了哦,这样是不对的哦,亲,一定要自己创作哦,要是不会写论文。多读读别人的吧。
总之,针药复合麻醉和镇痛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针刺麻醉的新发展。针药复合麻醉和镇痛,充分发挥了针刺优越性包括针刺对生理功能的保护作用,也弥补了针刺镇痛不全的缺撼。针药复合麻醉和镇痛符合当今麻醉、镇痛时多种技术、多种药物复合应用的潮流趋势,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当今医保新政策全面推行时,采用针药结合的方法能提高医疗质量,减少病人支出,因而对社会发展起有力推动作用。该项研究亦将为确保我国在针刺研究领域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作出新的贡献。
针刺麻醉(简称针麻)为20世纪50年代我国医务工作者首创,并应用于临床,据统计临床试用百余种手术,记载针麻下施行手术100余万例,同时进行大量的临床和药理研究,但临床实践显示针刺镇痛作用肯定,从麻醉角度要求针麻下施行手术又存在术中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内脏牵拉反应的不足(即所谓三关),严重影响继续选用,为此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提出采用针药复合麻醉方法增强针麻麻醉效果,部分适宜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手术,首先进行了研究取得成效,截止目前该项研究仍在继续,现仅就个人收集资料回顾如下。
1·1990年前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研究
1979年全国针麻胃大部切除协作组在广州会议制订研究计划,将针药复合麻醉方法列入探讨内容之一(其他相关针麻研究协作组也制订了相应研究计划),尔后逐步发表了系列研究报道,共同结论是针麻与少量药物复合麻醉可提高镇痛效果。1981年全国针麻手术座谈会肯定了针药复合麻醉(包括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增强针麻效果的初步成绩,针麻研究采用针药复合麻醉方法有了开端。
2·1991~1995年(“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时期)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研究
随着科技飞跃发展,现代临床麻醉取得很快进展,新麻醉药物(包括全麻和局麻制剂)不断供临床选用,麻醉方法不断改进,并普遍在手术中应用新的生理监测技术,明显增强了现代临床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况且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需求的提高,因此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法相应做了许多改进,并注意麻醉效果提高,特别是镇痛效果应基本达到无痛,同时临床研究中尽可能选用现代生理监测技术,强调研究病例设随机对照组,使研究结论更具有合理性。“八·五”期间国内部分医务工作者继续进行了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临床研究,如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针药用于肾移植术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湖北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阿拉善盟医院、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等6个单位,共同进行了“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胃大部切除术操作常规的规范化研究”,重庆市妇产科医院报道了“应用142例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临床观察结果”,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别报道了“针刺与硬膜外腔复合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与单纯连硬麻醉比较研究”和“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切口胆囊摘除术的临床研究”,其中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肾移植术研究和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胃大部切除术操作常规的规范化研究被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八·五”期间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手术研究特点:①镇痛效果显著增强,基本达到可在无痛状态下施行手术;②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所需麻醉用药量明显减少;③术中生理扰乱小,初步观察肾移植术后恢复泌尿时间明显提前;④国内部分医疗单位对适宜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法的病例,继续选用该麻醉方法;⑤麻醉方法尚需简化,适宜的硬膜外用药量及针药复合麻醉优越性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3·1996~2000年(“九·五”国家科技攻关时期)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研究
为了显示针药复合麻醉的协同、互补特点,确立针麻在复合麻醉中的地位及所起到的作用,继续确保我国在该项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优化针药复合麻醉和镇痛的临床和机理研究”列入“九·五”攻关课题之一,其中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针药复合麻醉的肾移植术深入研究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湖北医科大学附二院、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江油市人民医院等4个单位的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临床研究列入“九·五”攻关课题内容,与此同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进行了针刺与硬膜外腔复合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上述研究特点:①注意简化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减少麻醉操作,一般针麻选穴减至4~6个穴位,并采用了穴位皮肤电极刺激方法;②临床监测生理指标增多,设严格随机对照组;③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达到通常用硬膜外麻醉效果(包括硬膜外麻醉阻滞平面),术中病人安静、无痛或基本无痛,肌肉松弛、牵拉反应轻;④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腔需用局麻药量减少30%以上,其用药量单纯硬膜外麻醉难以完成,同时提示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增宽硬膜外麻醉阻滞神经节段2~3个,从而显示针刺与硬膜外麻醉具有协同、互补特点;⑤术中生命体征、麻醉平稳,安全顺利完成手术,并可获得手术、麻醉医师、病人赞许;⑥研究检测血浆儿茶酚胺33例,提示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减少,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优良,相反NE释放多者麻醉效果差,同时还显示具有减轻或缓解手术应激反应作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33例,提示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组在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比值均无明显改变,说明针刺除有加强镇痛作用,减少麻醉用药量外,还可能加强细胞免疫功能,对术后有抵御微生物感染作用;⑦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尚待进一步简化,以便麻醉医师接受,对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意义还需要更多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理论及实践,方可获得更多同行赞许,故该项研究还待深入进行。
针麻研究已进行40余年,经历二、三代国内相关学科的学者、专家、教授共同努力,在较困难条件下做了大量工作,研究成就得到国内外关注,并视为具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项目之一,“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均被列入国家攻关计划课题,取得一定成绩,然而要深入阐明针麻研究中的问题,毕竟是不易之事,也非短期内便可完成,况且随着科技发展,既往的认识水平也有待提高,生理、麻醉学理论、技术、药物不断更新,必然给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带来新的研究要求,赋与我们今后要做的事还多,恳切盼望同道有兴趣为此研究做出新绩,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