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关于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的CT分型方法,以及分型与预后的联系,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及分析。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0例进行临床治疗资料的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均为24 h内发病并前来就诊,对其实施脑部CT扫面,排除脑出血后进行分型。结果:依照脑梗死病灶处受连累的血供的位置,可将60例患者划分为>大脑中动脉(MCA)组19例,28例分在MCA组,大脑前(ACA)或后动脉(PCA)分布区有13例。结论:研究中使用的临床CT分型方法,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易于分辨与判断,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定与指导,具有其临床存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临床CT分型;预后
根据相关的医疗数据分析显示,幕上大面积脑梗死导致的伤残率与死亡率都比较高。临床上采用CT分型可以快速、简易、明了地在患者发病24 h内根据其测定并显示的结果判断、确定幕上大面积梗死的涉及范围,它可以直接且有效的判断对病患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以及个体疗法,并对预后进行判定。它在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急性期发挥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男39例,女21例,年龄23~85岁,平均50.5岁。60例患者均为24 h内发病并前来就诊,且记录具有连续性。患者经脑部CT检查证实为幕上大面积脑梗死,且处于急性期,确诊标准为梗死病灶受累两个或大于两个的脑叶,测定显示其最大直径均在50 mm以上。 1.2 方法:对60例确诊脑梗死的患者在1~3 d内进行脑CT复查,采取螺旋CT机,进行厚度为10 mm的横轴平面扫描。将梗死病灶的最大直径大于50 mm并累积两个或两个脑叶之上的区域视为大面积脑梗死区。由医师对60例患者进行临床CT分型[1]。且在分型的基础上对60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差异治疗。 2 结果 临床CT分型结果:见表1。 表1 临床CT分型结果 病灶位置 大脑左侧半球 大脑右侧半球 双侧大脑半球 数量 31 26 3 病灶分型区域 >MCA MCA ACA/PCA 数量 28 19 13 死亡情况 脑疝 心肌梗死 原因不明 数量 5 2 1 3 讨论 脑梗死,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引发脑梗死的原因有很多,临床医学上普遍认为其主要表现为头部血量供应不足或异常,以致于出现的障碍性功能异常,从而引发脑部组织体系因缺血和缺氧出现坏死等情况。国内外的相关医学数据统计发现,100个脑卒中患者中有70~80个是脑梗死患者。大面积脑梗死尤为严重,在神经内科中以其危险、严重、急性等特点成为引起关注最多的重要疾病[2]。 我国的临床医学上,至今为止还没有对大面积脑梗死做出明确且统一的概念,少数医学者建议可以根据病灶的面积、最大直径、受累脑叶等制定标准,区分界限。脑梗死疾病具有突发性,发病后恶化速度较快,因此早期的治疗中脑CT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组研究中,将最大直径>5 cm的并累及两个或大于两个的脑叶作为大面积脑梗死的标准,进行临床CT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