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药学保健与病患用药依从性范文
药学保健(pharmaceuticalcare)或译为药学监护。它是一种工作模式,是药师工作以保障供应药品向临床延伸,以药品为中心向病人为中心转移,是临床药学的更高层次发展[1],其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高生命质量。临床发现,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某类疾病时,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物进行治疗,由于治疗效果缓慢等原因极易对此种药物产生不依从性,从而不利于继续治疗及疾病的康复。为此,我院对60例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择我院2011-10~12收治的门诊(急诊)、住院患者各3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53.2±1.1)岁,其职业包括:离退休人员11例,干部13例、工人14例,农民10例,军人8例,学生4例。
1.2调查方法及内容
调查研究采用我科自制的问卷,将问卷发给患者后,由患者自行根据自身病情及治疗情况进行填制,填制好后交回到我科室。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用药发生依从性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以及药学保健的措施。
2结果
门诊患者30例存在不依从行为23例,占76.67%,30例住院患者3例,占10%,用药不依从主要表现形式为:随意停药换药、剂量错误等。患者不依从用药的调查情况见表1。
3讨论
用药依从性用药依从性是指临床就诊或治疗患者是否按临床医师所嘱的药物、剂量、方法等使用药物。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疾病的康复既取决于临床医师的正确配药及治疗,还与患者是否正确使用药物、是否认真的配合医师的治疗有着紧密的联系。有调查显示,约有30%~70%的患者并没有按临床医师所嘱的药物、剂量、方法等使用药物,有药物使用错误、不按时服药、甚至未用药,或中途停药的情况发生,经过分析发现,患者不依从医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不信任医师,某些患者的疾病本身比较轻的,但其思想意识上觉得自己患了重病,对于医师的诊断或治疗产生怀疑,不相信医师,因此,不配合其治疗;②药物中毒,某些患者害怕药物对自身的疾病没有治疗效果,反而产生中毒等现象而拒绝配合医师;③药物的副作用,由于有些药物使用以后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害怕自己的疾病没有治疗好,又出现另外的疾病而不敢服药或减低药物的剂量;④害怕成瘾,患者害怕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而产生依赖性;⑤有些病人自觉病情好转,不愿再服药;⑥嫌麻烦;⑦太忙,忘记按时服药,因而时断时续;⑧经济因素;⑨对药效产生怀疑。因此,医师应郑重用药,耐心地向病人说明必须用药的道理,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不执行医嘱的危害。尊重患者用药的意见,并与药房工作人员及药厂信息互通、加强合作,研发出使患者乐于接受的药物制剂,从而提高疗效[2]。
药学保健这一定义表明,药学保健包括了药师与患者、医师、护士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协作设计、实施、监测药物治疗计划的过程,从而实现药物治疗目的。这一过程所需解决的问题包括:(1)确认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与药物治疗相关的问题。(2)解决实际存在的与药物治疗相关的问题。(3)预防潜在的与药物治疗相关的问题。药学保健是卫生保健的组成部分,而且应与卫生保健的其他部分相结合。同时,在药学保健中,药师直接对提供给患者的保健质量承担责任,给患者带来直接的利益。药学保健最基本的关系是一种共同的互益关系,患者承认药师的权威性,药师以其能力接受责任并承担义务。药学保健强调了其基本目标、处理过程和相互关系不受实践场所的影响[3]。药学保健的作用及方法:①收集和利用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文化水平、经济基础及职业等,从而发现、防止和解决与药物治疗相关的问题,这是使患者得到最佳药物治疗结果的基础。具体信息应包括:患者基本情况、管理信息、行为及生活方式和社会状况及经济隋况;医学指标;药物治疗情况;②概括患者的卫生保健需要,确定和记录与药物治疗相关的保健要素时,应考虑患者总体上的需要和期望的结果,以及其他卫生人员的评估、目标和治疗计划;③明确药物治疗的目标,药物治疗应综合反映药物、疾病、实验室检查以及具体患者的信息,同时,要考虑到伦理和生命质量。药物治疗目标是治愈或缓解疾病,最大限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④设计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应适合前述的药物治疗目标,还要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遵守卫生系统中的用药政策;⑤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的监测计划,监测计划应能有效地评价具体患者的药物治疗目标的结果,发现实际存在的和潜在的不良影响。
在本案例中,门诊患者存在不依从行为占76%,住院患者为8%,用药不依从主要表现形式为:随意停药换药、剂量错误等。综上所述,针对引起不依从用药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药学保健有待进一步加强,药师职能亟待转变。
根据观察,这些资讯都是值得各位作者朋友参考的,所以希望大家多做研究了解,以便在职称的道路快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