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撮要:王尔德的《莎乐美》是唯美主义的一部代表作 。这部诗剧显示出乖戾的非理性主义和肉体崇敬,以及唯美主义当前即永远的时刻概念,是英国文学中否决启蒙现代性的艺术作品。然则,莎乐美作为艺术形象以及《莎乐美》在中国上海的流传与接管却完全表达了商品文化的弃世逻辑。中国唯美主义者在现实生涯中卷进了其时都邑文明和耗损文化的海洋。不外,在郭沫若和田汉那里,唯美主义背后的商品相干和感受的弃世现象却被现代与传统的相干所替代。《莎乐美》显示的颓丧主义瞬间概念被"再生"的现代性时刻概念所置换。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莎乐美显示为一个招架传统的启蒙主义艺术形象。
一、欧洲文化传统中的莎乐美形象
《莎乐美》(Salomé)说的是希罗底(Herodias)的女儿痴情于施洗者约翰,遭到拒绝之后哀告父王将他杀物化。希律王(Herod)要求她跳了"七重面纱之舞",然后知足了她疯狂的爱欲。莎乐美最终以亲吻约翰的头颅而物化。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圣经》,不外女主角是希罗底,她怅恨约翰,并怂恿女儿在舞后要求约翰的头颅作为回报。 这个版本一贯持续到19世纪,海涅把希罗底的故事写进诗歌(Atta Troll,1841),已经加进了对约翰头颅的"乖戾热闹的吻"。福楼拜和马拉美也离别写过希罗底的故事(Herodias,1877)和诗歌(Herodiade,未完成),但这时的莎乐美照样一个冲弱的女孩子。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居斯塔夫·莫罗为世人揭示了一个热情、刚烈的莎乐美形象。莫罗雄壮堂皇的莎乐美系列绘画在巴黎的沙龙(1876)和巴黎全国博览会(1878)上展出, 使无数文人诗人为之倾倒,为之感伤唏嘘。(图1)于斯曼在《逆向》中对莫罗的莎乐美形象有年夜段的描绘:郁闷、性感、秀丽、珠? 獗ζ??踩皇且??南笳鳌?nbsp; 此后,跟着王尔德的法文诗剧《莎乐美》在巴黎出书(1893)和上演(1896),比尔兹利为英文版《莎乐美》所作的惊世骇俗的插图在伦敦出书(1894),以及理查德·施特劳斯(1864-1949)的歌剧《莎乐美》在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表演(1905),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莎乐美成为极具魅力的艺术形象并广为撒布。那么,莎乐美在西方文学中意味着什么呢?它的风行有哪些历史文化原因?
图1《幻影》。居斯塔夫 · 莫罗作。1874-1876。于斯曼笔下的主人公德 · 艾散特对此画有如下描绘:"面带郁闷、肃静、甚至令人敬畏的脸色,她跳起了淫荡的跳舞,旨在叫醒希律老王沉睡的感受。她的乳峰上下哆嗦,晃悠的项链轻擦着硬起的乳头;钻石在她潮湿的皮肤上闪闪发光;她的手镯、腰带、指环也闪灼不已;在她嵬峨的长裙之上,珍珠镶边、银色的花纹衬出金光闪灼,宝石串起的胸铠燃烧起来,射出一束束火焰,在乌暗的肉体、褐红色的皮肤上动弹,如统一只伟年夜昆虫的幼虫。它色泽醒目的翅壳布满暗红色的年夜理石花纹,点缀着菊黄色雀斑,钢蓝色雀斑和孔雀绿条纹。"
从文学史上看,莎乐美是从浪漫主义到唯美主义文学传统中一系列"致命的女性"(femmefatale)形象中的一个。这样的女性或奥秘莫测,或激情满怀,凡是是美妙无比但又冷峭无情。好比济慈《无情美男》中往来来往无踪的无名女性,梅里美的卡门(Carmen),戈蒂耶的克利奥佩屈拉(Cleopatra),福楼拜的萨朗波(Salammbo),以及斯温伯恩和邓南遮(1863-1938)笔下的某些女性人物。
到19世纪末,这些"致命的女性"形象,不凡是莎乐美又带有粘稠的颓丧、色情的特点,属意感官享乐,追求瞬间快感,对最初的浪漫主义形象有较年夜的成长和超越。唯美主义和颓丧主义文艺运动发源于法国。法国拿破仑战争往后贵族阶级覆灭,中产阶级的市平易近社会崛起。 中产阶级的社会脑子配景是产业文明及启蒙主义,相信社会成长,生涯提高,历史提高。然则唯美主义者和后来的现代主义者对于这种基于器械理性的生涯不雅观、历史不雅观并不认同,对奉行适用主义的中产阶级不屑一顾,视之为市侩、庸众。他们感受产业文明的成长并没有为人类带来幸福,理性之光也没有使人类脱节强横与愚蠢。相反,战争、殛毙、疯狂模仿照旧主宰着全国。启蒙主义所允诺的美妙未来非但没有实现,而历史还络续频频曩昔的邪恶。而唯美主义对理性不屑一顾,对启蒙理想千般嘲弄,对审美感性顶礼跪拜,对感官享乐疯狂追求。这恰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文艺思潮中的回响反映。惠斯勒、斯温伯恩把法国的唯美主义和颓丧主义脑子带到英国,佩特和王尔德使之发扬光年夜,成为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先声。佩特对感性和艺术瞬间的礼赞影响深远,奠基唯美主义的理论根柢根底。王尔德对唯美主义驱驰实践:奇装异服,高谈阔论,语惊四座。而《莎乐美》则齐集显示了唯美主义的脑子概念和艺术特色。其中所隐含的属意当前和瞬间的时刻概念,小看魂灵的非理性主义,推崇肉体的感性至上脑子,使莎乐美在华美的外表之下具有极年夜的脑子深度,成为英国文学中反启蒙、反现代性的艺术形象。
然则这一反启蒙和非理性主义的艺术形象在中国却获得五四一代启蒙作家的厚爱。从郭沫若到田汉,从白薇到王统照,《莎乐美》的影响无所不在。当然,《莎乐美》也受到30年月海派颓丧作家的青睐。叶灵凤、邵洵美、章克标、滕固对于西方的唯美主义的作品洞若不雅观火,对西方的颓丧主义心憧憬之。应该说,生涯在年夜都邑的海派颓丧作家在脑子上与《莎乐美》所显示的唯美主义更有近似之处。然则我们凡是所说的提高作家,郭沫若和田汉,为何如斯热衷于这一颓丧派的经典呢?在他们身上,《莎乐美》所代表的反启蒙主义与五四启蒙精神是若何并行不悖,浑然一体而最终开花效果的呢?这就是本文试图回覆的题目问题。
二、《莎乐美》在中国的翻译、表演及其仿作
凭据现有的材料统计,《莎乐美》在1949年之前一共有七个译本,一个剧情概略。 其中最著名的是田汉的译本,直到1980年月还络续再版。 田汉于1916-1922年间在日本进修,其时日本唯美主义之风正盛,田汉因而深受影响。他经常在东京旁不雅观西方话剧,有案可查的剧目就包含王尔德的《莎乐美》和《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他还拜访过厨川白村,日本热衷介绍西方唯美主义的指摘家之一。田汉是英国唯美主义指摘家阿瑟·西蒙斯的热情读者,手边还备有一册他介绍法国文艺思潮的名著《象征派文学运动》(1899)以供随时引用。 他对唯美主义作家不凡是王尔德更是情有独钟,甚至在教他妻子易淑渝英文时,所选用的课本竟是王尔德的《狱中记》(De Profundis)。 从那时起,田汉已经设计若何把《莎乐美》搬上中国的舞台。
《莎乐美》传入中国的另一个渠道是"春柳社"。"春柳社"于1907年在日本东京成立,而这一年恰是王尔德的《莎乐美》首次被介绍到日本。凭据日本学者的考证,《莎乐美》首先由Mori Ohgai 于1907年翻译成日文, 1909年又出书了其 它译本。1912年《莎乐美》首次由一个外国剧团(Allan Wilkie and Company) 在东京上演,1913年由日本当地的剧团搬上舞台。《莎乐美》的表演在日本受到极年夜迎接,据统计,仅在1912-1925年间,《莎乐美》就上演了127场,有14位女演员在分歧的导演指导下表演了此剧,掀起了一阵"莎乐美热",甚至在年青妇女中还风行起莎乐美的发型,而且在时装方面莎乐美也声名年夜噪。 看来,无论中国还此日本,《莎乐美》的风行都和都邑商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样的艺术气氛中,"春柳社"受到唯美主义的影响自不待言。"春柳社"在中国话剧运动中举足轻重,而它从中获取养料的外国戏剧中就包含了王尔德的《莎乐美》。
1929年,田汉的胡想成为现实。由他执导、"南国社"表演的《莎乐美》在南京和上海引起惊动。施寄寒在《南国演剧参不雅观记》(1929)一文中纪录了1929年7月6日在南京首演的盛况:"是晚全场座位不外三百摆布,宾客到者竟达四百以上场内空气甚为欠安"。敁"沙乐美之布景颇称剧情。演员以饰演沙乐美者发音清晰悦耳,姿态亦有微胜之处。其余各角,皆未见偏激而已。" 因为其时不雅观众太多,甚至于剧场秩序杂沓,所以从第二场最先,票价由六角提高到一块年夜洋。 这在其时是相当年夜的数目,因而遭到了群众的指摘。无论若何,《莎乐美》在中国的表演是极为成功的。它的影响以及莎乐美作为艺术形象在中国作家心目中的位置,在《莎乐美》的追随者和摹仿者中可以略见一斑。
《莎乐美》在中国翻译出书和表演之后许多作家都把它用作自己创作的素材。夏骏在《论王尔德对中国话剧成长的影响》(1988)对此有详尽的介绍与出色的论说。 不凡是剧中末尾一个场景莎乐美亲吻约翰的头颅而物化的情节对于中国作家有着极年夜的震撼力,成为许多人创作灵感的源泉。郭沫若在《王昭君》(1924)中贪图了一个近似的终局:汉元帝"捧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