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的成功,从这篇论文开始,别再说了,莫再等了,看看吧,赢在职称论文发表快人一步上。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运用脾胃理论和相应方药,对一些内科疾病以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现举例如下:
1 泄泻
杨某,女,60岁,1996年6月5日初诊。主诉糖尿病已5年,经中西医治疗血糖基本稳定。腹泻1周。1周来无任何诱因,肠鸣腹泻,粪便如清水,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每日2~3次,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大便常规正常,查空腹血糖15.2 mmol/L。症见大便溏泄,肠鸣,便下无臭味,腹中隐痛伴神疲肢冷,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属脾肾阳虚,精微下趋。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以四神丸(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补骨脂15 g、吴茱萸6 g、肉豆蔻6 g、五味子10 g、党参15 g、黄芪15 g、白术15 g、赤石脂15 g、藿梗6 g、炮姜5 g、车前子(包)10 g、制附片3 g。嘱停服降糖西药,服药1周后,大便仍溏,但减为1日1次,肢倦、畏寒、食不味甘。此乃中气下陷,加太子参、山药、薏苡仁、山楂补气生津,运脾健胃,升麻、柴胡升举清阳,服药7剂后,大便成形,食欲增加,精神好转。查空腹血糖6 mmol/L,仍用本方加减,共服30余剂,大便通畅,泄泻告愈。
按:此病为糖尿病所致腹泻,初期由于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若病情发展,阴损及阳,肾阳虚衰,致使脾失温煦,运化失常,升降失调。本证所用上述药物,以四神汤温肾暖脾,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再加固涩止泻之品,收到良好效果。
2 心悸
王某,男,28岁,1995年12月10日初诊。主诉心悸气短、胸闷乏力1周,曾以“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经营养心肌、抗心律失常治疗,无明显好转,遂寻求中医治疗。患者心悸乏力,胸闷气短,潮热汗出,心烦不寐,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辨证属心悸(气阴两虚、邪热内扰),治以滋阴清热,血宁心,以加减复脉汤治之。处方:炙甘草10 g、生地18 g、白芍12 g、麦冬15 g、阿胶(烊化)10 g、黄芪15 g、黄连9 g、黄柏9 g、丹参15 g、柏子仁15 g、麻子仁15 g,服药6剂后早搏消失,但仍潮热汗出,心悸气短,干呕呃逆,脉细弱,舌红而干。患者邪热渐去,胃阴受伤,前方去黄连、黄柏之苦寒,加沙参、玉竹、白扁豆、桑叶、花粉,养阴和胃,龙骨、牡蛎镇心安神,水量,一旦诊断明确,应立即行剖宫产。羊水污染,特别是Ⅲ度羊水污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Ⅲ度污染时羊水显得更为粘稠,在分娩时易致胎粪吸入综合征。因此,一旦出现Ⅲ度羊水粪染应立即结束分娩。在出现Ⅰ、Ⅱ度羊水粪染时必须在胎心监护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若出现异常应尽快结束分娩,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3 水肿
任某,男,20岁。1991年9月初诊。患者1月前因咽喉疼痛、发热,继而出现面浮肢肿,尿量减少,次数频繁、尿色深黄,时夹鲜血,至某医院治疗,诊断为IgA肾病,治疗月余症状未减,而邀余会诊。刻诊:患者全身浮肿,以眼睑、头面及下肢尤甚,按之凹陷不起,面色晦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肢冷畏寒,不思饮食,有时呕恶,腹胀便溏,小便短少,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苔白润,脉沉迟。血压:13·5/8 kPa,尿检:蛋白(+++),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NPN正常。辨证属水肿(阴水)、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治以温肾扶阳、利水消肿,宜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处方:制附片6 g、生姜9 g、茯苓15 g、白术15 g、生白芍15 g、桂枝9 g、泽泻15 g、猪苓15 g、生黄芪15 g、党参15 g、杜仲15 g、续断15 g、侧柏炭18 g、小蓟30 g、木香6 g,1日1剂。服药7天后,尿量增加,水肿基本消失。但仍头晕、恶心、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疲乏力、小便短赤。证属脾胃虚弱、中阳不运,宜健脾益气,开胃消胀,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处方: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5 g、陈皮10 g、半夏6 g、黄芪15 g、泽泻10 g、猪苓10 g、桂枝6 g、木香6 g、砂仁6 g、厚朴10 g、薏苡仁15 g、杜仲15 g、续断15 g、小蓟15 g、制附片6 g、炮姜3 g,1日1剂。连服9剂后尿检:红细胞(+),蛋白(-),继以本方调整。连服12剂后,小便化验全部正常,诸证消失。为巩固疗效,嘱其隔日服原方1剂,经过1个多月悉心治疗,病告痊愈。
按:患者因外感风寒,失于调治,风邪羁留,致肺气不宣,通调水道功能失常。肾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上不能温煦脾土,下不能温暖膀胱,则脾失健运,水湿排泄不利而泛滥,故见面浮肢肿,小便短少等证。此病例在治疗时,采用了以脾制水的方药,在温阳化气的同时,加了健脾利湿之品,故见显效。
4 黄疸
胡某,女,26岁,1998年12月11日初诊。患者1周前全身发热,微有咳嗽,继而出现巩膜及颜面发黄,渐至全身尽黄,恶心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尿少,尿色如浓茶,大便溏薄,右胁下疼痛,逐日加重。经某医院检查化验,诊断为:急性黄疸性肝炎。
求治于中医,刻诊见患者身目俱黄,厌油腻,不欲食,精神倦怠,尿深黄,舌苔厚腻而黄,脉弦数。肝功化验:总胆红素110μmol/L,麝浊5 U,GPT265 U,HBsAg阴性。辨证属阳黄(湿热壅蒸,湿重于热),治以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处方:茵陈30 g、猪苓10 g、茯苓15 g、泽泻12 g、栀子10 g、丹参15 g、郁金15 g、青皮6 g、虎杖30 g、柴胡15 g、板蓝根15 g,1日1剂。服药1周后,小便、身、目黄色已明显减退,但仍感疲乏无力,右胁及腹部胀满,口干苦,纳差便溏,尿黄,舌苔淡黄,脉弦细。证属肝郁脾虚,兼有湿热,治以疏肝健脾,兼清湿热,药用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10 g、当归12 g、白芍12 g、炒白术15 g、甘草6 g、陈皮6 g、丹参15 g、郁金15 g、猪苓10 g、茯苓15 g、茵陈15 g、栀子10 g、虎杖15 g、姜黄10 g、黄芪15 g、黄精15 g。服药6剂后,黄疸全部消失,小便清长,食欲大增,右胁疼痛减轻。仍以本方为基础调整加减,续服20剂,上述诸症消失,精神明显好转,复查肝功正常,病告痊愈。
按:患者因时邪外袭,郁而不达,内阻中焦,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湿热交蒸于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侵入肌肤,下流膀胱,故见身、目、小便俱黄。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则见胁痛、饮食少思、神疲力乏等脾虚肝旺之象。此证病在肝胆,治却在脾胃。以茵陈五苓散清热利湿退黄,再用逍遥散加减,一可疏肝郁,使气机条达,养肝血,则气血调和;二可健脾以化生气血,使脾强而肝不能乘之,起到肝病实脾、肝脾同治的作用。
从上述病例可以看出,无论是治疗泄泻、水肿、心悸或是黄疸,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当出现脾胃证候时,或为主证,或为兼证,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应用调理脾胃的方法均有显效。因此,以脾胃理论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的规律,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