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讨脑凸面胶质瘤手术方法、并发症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胶质瘤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显微外科手术组)和40例对照组(常规开颅手术组),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全切除率、症状改善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术中输血量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全手术切除率为75.0%,术后死亡率为2.5%,致残率为5.0%,症状改善率为70.0%,复发率为22.5%,平均输血量330 ml;对照组患者肿瘤全手术切除率为55.0%,术后死亡率为7.5%,致残率为7.5%,症状改善率为60.0%,复发率为25.0%,平均输血量780 ml。两组间比较,症状改善情况、死亡率、致残率、术中输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凸面胶质瘤能显著提高手术全切除率,降低患者复发率及死亡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凸面胶质瘤;手术技巧;并发症;临床治疗
脑胶质瘤属于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多呈浸润性生长,常因部位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病理特征。临床目前多采用手术切除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地全切除肿瘤,尽可能地保留脑组织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80例患者,男47例,女33例,年龄38~65岁,平均39.0岁,病程2个月~2年。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肢体功能障碍、恶心、呕吐、表情淡漠及癫痫等精神症状。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肿瘤部位有:额叶40例,颞叶19例,顶叶9例,小脑半球8例,丘脑4例。肿瘤直径为5~8 cm。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及临床表现症状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取仰卧或侧卧位,固定头架。根据CT影像学显示结果设计手术入路方式及手术切口,尽可能地使肿瘤充分暴露出来,为了保护神经功能,应减少暴露其他脑组织。开颅前30 min快速静脉滴注250 ml 20%甘露醇和10 mg地塞米松;开颅后选择距肿瘤最近的脑沟入路,然后将脑脊液放出,可以使颅内压降低,并可获得足够的空间便于手术操作。首先切除肿瘤中心部分,内减压后再逐一切除。术中切除时严格按肿瘤分界精细操作,注意保护重要功能区,对于离重要功能区较近的肿瘤必要时可不切除[2];对大血管边缘处的肿瘤,操作更要小心仔细。 1.3 观察指标: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全切除率、症状改善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术中输血量方面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最新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对我们调查到的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瘤全手术切除率为75.0%,术后死亡率为2.5%,致残率为5.0%,症状改善率为70.0%,复发率为22.5%,平均输血量780 ml;对照组患者肿瘤全手术切除率为55.0%,术后死亡率为7.5%,致残率为7.5%,症状改善率为60.0%,复发率为25.0%,平均输血量330 ml。两组间比较,症状改善情况、死亡率、致残率、术中输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全切除[例(%)] 症状改善[例(%)] 死亡[例(%)] 致残[例(%)] 复发[例(%)] 术中输血量( ,
评职要发表几篇论文?国家级期刊,还是省级期刊,还是核心期刊,你可以到本站相关栏目下查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