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没有一个固定或都官方的样式,但是约定俗成,多看看别人的论文范文,选一个合适自己的,再进行修改创作吧!
1验案张某,男,32 岁。 头摇肢颤,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神经脱髓鞘症”,求治 2 年余未见好转。 于 2009年 5 月 22 日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就诊。 王庆国教授因其言语謇涩,“振振欲擗地”,舌淡,苔黄白腻,脉弦缓无力,诊为髓海不足、命门大虚之颤震。
处方以真武汤合地黄饮子加味如下: 山萸肉 20 g,熟地 30 g,麦冬 30 g,五味子 20 g,菟丝子 20 g,肉苁蓉 15 g,淫羊藿 20 g,巴戟天 20 g,肉桂 10 g,茯苓 30 g,炒白术 15 g,白芍 20 g,制附片 10 g,生晒参 20 g,生黄芪 50 g,黄柏 6 g。 14 剂。 “阳虚则动水”, 舌淡脉无力为脾肾阳虚之象而脉缓乃湿盛动水之候,故以茯苓利水;白术补脾以散水;人参、黄芪助之,兼补肺以消其语涩;白芍泻木益土以制水兼敛肝。 “阴虚则动风”,肝肾之阴不足则肝风内动,掣其肢项,故用山萸肉、熟地、肉苁蓉、淫羊藿、巴戟天温补肾阴;菟丝子补肾利湿;麦冬凉肝润血;五味子补肾敛肝;附子、肉桂温肾阳助脾阳;黄柏泻黄白腻苔所示之湿热。
2009年 6 月 5 日,患者二诊。 自述腿摇语涩症状减轻。 舌淡,苔黄白腻,脉弦滑。 舌淡如故,脉由缓转滑,表明阳气虽虚但已能鼓动水邪,应重用黄芪、附子以助之。 王教授遂调整处方如下:山萸肉 15 g,熟地 30 g,麦冬 25 g,五味子 20 g,菟丝子 20 g,肉苁蓉 15 g,淫羊藿 20 g,巴戟天 20 g,肉桂 10 g,茯苓 30 g,炒白术 15 g,白芍 20 g,制附片 15 g,生晒参 20 g,生黄芪 100 g,黄柏 6 g。 7 剂。
2009 年 9 月 4 日,三诊。 患者自言自行照抄方抓药续服至今,腿摇语涩消失,但下楼时觉腿软,时转筋。 舌淡,苔黄白腻,脉弦紧,两寸弱。 脉由滑转紧,示其气阴壅盛、郁而不达,故两寸反弱,王教授加用麻黄、细辛以散之,以成麻黄细辛附子汤。 处方如下:炒山药 20 g,山萸肉 15 g,大熟地 30 g,麦冬25 g,五味子 20 g,菟丝子 20 g,肉苁蓉 15 g,淫羊藿20 g,巴戟天 20 g,肉桂 10 g,茯苓 30 g,炒白术 15g,白芍 20 g,制附片 10 g,生晒参 20 g,生黄芪 60g,黄柏 3 g,炙麻黄 3 g,细辛 3 g。 15 剂。
2009 年 11 月 24 日,四诊。 患者自觉双腿有劲,但服药后觉恶心,脾气急,失眠。 舌红,苔薄黄,脉弦。 数月已去,舌由淡变红,阳虚证已全然消失,并出现了呕恶、气急、失眠、脉弦等郁热之象,师谓附子温之过是也,遂去附子减肉桂,并调整处方如下:
山萸肉 15 g,大熟地 30 g,麦冬 25 g,五味子 20 g,肉苁蓉 15 g,肉桂 4 g,夏枯草 10 g,远志 15 g,巴戟天 10 g,茯苓 30 g,炒白术 15 g,白芍 20 g,生芪 40g,黄柏 5 g,法半夏 20 g,川 连 10 g,炒山药 20 g,柴胡 5 g。 15 剂。 并嘱其煎药时加高粱米少许(以成半夏秫米汤)。
2心得与讨论《伤寒论》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持经方辨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非唯柴胡一证是也。 且舌淡、脉无力乃其髓海真阴不足、命门相火大虚之羸候,非峻补难以奏效,此地黄饮子当用则用之时。 又大病其气已虚,黄芪非重投不能起效,但始仅稍重为宜。 然大补之剂,惟恐成滞,况其苔本腻矣乎? 遂少佐黄柏。
诸家方术,信乃始成。 信者,验也。 且观其验:半月复诊,腿摇减,脉较前已有力,舌淡如故,苔腻未加。 知补之无虞而黄芪之剂亦可重,且诊脉当观其前后之变也,故守方徐图之机已成。 三诊时见羸状徐消,但转筋、脉紧、寸弱见,其阴当散矣。 故用麻黄、细辛,减黄柏,非散之至表,亦达于上焦。 四诊时见药后欲吐,舌红、苔不腻、脉弦,此诚去温止呕之时;其舌脉若此,必致不寐心烦,此病者未言之苦,医当早察。 故去附子减肉桂加柴胡达郁,黄连、半夏以降胃止呕,益夏枯草、远志而安心神。 但观黄柏、肉桂之剂量,用药随证加减之法又见一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