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研究生生源质量存在的问题合理的入学选拔是保证体育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前提条件.没有高质量的生源就难以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这已被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所证实.由于体育研究生培养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因此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首先要严把质量关.体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既有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又有各学校自定的考试科目,各个学校为了避免录取不到学生或扩大招生范围,就放宽自定科目的考试难度,这样造成学校之间、考生之间的竞争存在着不公平.
某些非体育专业的考生在初试阶段比较占优势,但他们专业素质比较差,甚至有的根本不懂体育,考试只是出于一种就业压力.相反,那些运动专项成绩好的考生,往往因为英语不过线而被淘汰.因此,造成了目前体育研究生普遍存在运动技术、技能较差的现象;再者,很多学校要求体育研究生英语过四级甚至过六级才能拿到硕士学位,使得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把时间大部分花在了外语上,而对于一些体育专业方面的外语知识学习恰恰又少,这样不但影响了其科研能力的发展,而且专业外语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进而影响了体育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体育专业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体育专业的划分大多是以高校传统的学科专业设置为基础划分,并以自身优势来申请的,而不是以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社会上急需的体育人才来确定的专业方向.虽然这样设置专业可以发挥各个高校的自身优势,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会使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科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有的专业覆盖面极大,使得研究方向包罗万象,界线不清,而有的专业则过窄,使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安排存在困难,这种专业设置方式没有跟上社会的需求,并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愈来愈大的压力.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会不可避免地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所设课程主要分作三大类:公共必修课,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
(1)在课程设置的内容上各培养体育硕士研究生的院校有所侧重,但创新性不够,基础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公共课是外语和政治,专业课是一些基础理论课和实践课程.选修课各个院校有所不同,各个院校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的,但是有重复设置课程的现象,而且教材选择比较陈旧,有的甚至还用本科的教材,课程设置缺乏超前意识,理论不能联系实践,区别对待原则没有得到贯彻.
(2)设置课程的种类和门数不够多,课程设置管理体制不合理,虽然师大类院校由于是综合性大学在课程设置上有优势,但是由于管理体制问题这个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很多课程学生无法选修.而且各个院校所设课程与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联系不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未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能满足为社会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需要.
(3)在课程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联系上,对于一些学术的讲座和交流学校虽然有一定的组织,但是,机会太少,各校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参与导师的课题也缺乏.在对教育实习上各院校要求标准不一,而且评价体系不完善,有流于形式的现象.体育研究生的培养受限于上面几种情况,对于一些社会上真正需要的体育经纪人和高素质、高学历的裁判员等,在研究生期间没有得到培养和训练,导致体育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能力欠缺,综合能力不全面的现状.
体育研究生导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建立一支高水平、富有感召力,在国际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已成为世界名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共识.在我国现阶段教育体制下,研究生导师的思想水平、学术观点、学术水平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以及研究生的就业与发展.从1999年开始,体育研究生大规模扩招,使得国内具有招生资格的体育院校的教育资源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一方面,社会竞争的压力对导师的影响很大,经济压力,职称压力,以及学术研究的压力,造成许多导师身兼数职,这使得导师由于忙于自己的事务而减少了指导学生的时间.另一方面,招生的盲目扩大,导师没有相应增加,出现了一名导师带多名研究生,无暇精雕细刻,只好采取大班授课.可以归结培养研究生的形式为以下两种典型:放任自流型和拔苗助长型.
放任自流型的导师任凭学生自由发展,无暇顾及,培养的学生大多独立能力较强,但感觉人情淡漠,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而拔苗助长型的导师则在学业上从文章的发表一直到硕士论文的答辩都为学生"保驾护航",这样做完全不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科研能力.实践中,这两种极端的情况比例都很大,严重影响了体育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再者,一些社会急需的体育专业人才,各体育院校由于师资力量不够,无法申请开设相关的体育专业硕士点,造成现行培养的体育专业人才和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情况.因此,体育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急需解决,刻不容缓.
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关于国内体育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目前欠缺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和相应的监督调控机制.对体育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学术水平、研究和创新能力、所研究课题的质量和价值、学位论文的学术综合水平等,缺乏规范和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出现所学同一学科或专业,毕业不同院校的体育研究生,其质量参差不齐,甚至相差悬殊的现象.
不论是从人才竞争的角度,从社会的需求考虑,还是开放视野,面向国际的水准,客观的审视和评价我们近几年体育研究生的教育,如果我们始终不建立科学、高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和培养监督机制,最终会使我国体育研究生的学术声誉受到严重影响,并降低其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从而制约我国今后体育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特别注意:本站部分信息由网络收集整理.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