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的是其一生艺术创造与生活享受的智慧结晶,戏曲制作和小说创作中突显了作者独树一帜的个性和特色。作者作为极少数通俗文学创作中理论自觉的人,他的个性和作品都是以“结构第一”思想为主体,目标指向明确。
他交游广泛,爱好众多,涉及戏曲、园林,花草,养生诸多方面,林林总总,李渔不仅在中汇总了艺术生活和艺术创作的思想,更将创作的理论移用到小说创作中。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李渔的文论底色和小说文本特色。在文论层面,主要理清作者思想的脉络,对其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建立起理论话题体系。在文本层面,通过考察其艺术思想中主题与情节、写实与虚构、平实与文雅等对立矛盾如何在创作实践中调和,进而探究其小说在审美意义上的特色,对其进行价值层面的分析。
李渔在中国戏曲创作和小说创作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原因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中包含了丰富的享乐生活的设计、养生行乐的经验,更包括了重要的通俗文学创作的理论,解读他的理论对于把握他的文学作品在那个时代的地位,了解他的理论思维和见解,辨析他与他同时代的戏曲作家的同异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中国古代理论家,往往也是创作者,他们的理论中都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共同点:散文化、体验式。李渔具有非常高的理论自觉和创作自觉,他清醒地意识到了戏曲小说面向大众的通俗性特质,所以在他的创作中也处处体现了一个窥测市场和建言献策匡正民风的意识。
关于李渔文学思想、戏曲理论和小说创作的研究比比皆是。据骆兵统计:自周作人于1924年发表以来,至2002年底,主要公开在大陆报纸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李渔的学术论文近 500 篇。1950 年之前发表的论文,主要是论述李渔的戏曲理论与创作,影响较大的有朱东润、孙楷第等。1950—1966 年发表的论文,大多数是论述李渔的戏曲理论,其中陈多先生有一定的代表性。1967—1977 年,仅有极少数关于李渔的戏曲理论的论文,其观点也多是歪曲的。与此同时,台湾学者的研究不止于李渔的小说、戏曲理论与创作,还涉及李渔的诗词、园林等,黄丽贞1974年是其代表。1978—2002年是李渔的小说、戏曲理论与创作研究的繁荣时期,其间发表的论文近 400 篇,还涌现出十几本论著。值得一提的是,1982 年,李渔的家乡浙江兰溪市成立了李渔研究会,在李渔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在对李渔的研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孙楷第、胡梦华、(美)韩南、萧欣桥、王汝梅等学者,他们针对李渔的戏曲理论、个性人格、大众文化、版本研究上分别有所论证,但整合性不强。近现代的研究者他们对于李渔戏曲的研究情况比较具体,有的分析了戏曲创作中科诨的特色,有些分析了戏曲和小说中情节的展开,也有针对叙事艺术风格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很少直接把李渔的小说和他的创作理论联系在一起分析的,往往只涉及到李渔小说中一些现象,比如李渔是如何处理奇与常,虚构的问题,对李渔小说从道德规劝的设计到故事讲述的过程尚有不足。尤其是针对李渔的通俗小说的语言、审美取向和价值定位上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本文欲以此作为切入点。
李渔认为小说是“无声戏”,他把他的戏曲理论移用到小说创作中,因为他有着一种意识,意识到小说和戏曲在很多审美尺度上的一致性,这是因为小说和戏曲都要能愉悦人心,又能惩恶扬善、劝诫世人的功效。它们的这种美学相似处:
情节追求曲折新颖,叙事手法主辅结合,语言特色简朴生动促使了李渔理论的移用,也促使了我研究方向的定位。
本文欲将他的理论先整理出来,再分析其小说创作的特点和成就,把他的理论特色和对其小说,主要是与的特点进行既独立又统一的研究。结构上知人论世是引子,文学思想的总结,小说创作的特点,文学语言的风格几部分。对他的理论和创作的分析,让人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即很多概念上对立的矛盾最后都被融合了,而原因正是作者主题先行的自觉意识。
和虽然内容通俗甚至不乏低俗,却与鄙俗的文学有所区别,而其小说语言平实生动,幽默风趣,为读者喜闻乐见等效果,和他借用戏曲填词的凝练含蓄有很大关系。他的语言呈现出来的平实质朴的基调、妙趣横生的趣味、凝练生动的描述,这些无疑比那纯粹事关风化,或故意谄媚众人的通俗作品,具有更多的审美价值。他的语言中的张力显现了他一些基本的创作思想,如平实生动,既体现了群众性,也蕴含了娱乐性,符合人们的娱乐生活需求。
在研究中,我用文学理论中本体与客体,意识与观念,形象与语言等概念来对文献材料进行整合,在具体的论述中运用了背景研究、关键词分析的方法,使用了对比、举例、说明议论等手法,立足文本,同时也使用了心理分析的机制。
编辑提示,此文是论文格式网为朋友们总结并提醒职称及职称考试的相关事项。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