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项目化”一方面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达到“以实践促进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使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更好的结合救民于水火,并结合教材建设,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结实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实现教学场所和实训场所一体化。
(四)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适应“1+3+2”的教学模式
“1+3+2”教学模式是指:1个学期专业素质平台课程+3个学期通用技术平台课程 +2个学期顶岗实训实习课程。学生入校后,通过第1个学期专业素质平台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专业基础和职业素质,第2、3、4个学期通用技术平台课程,通过3个学期完成小型、中型3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编制,使学生具备初步顶岗实习能力,第5学期和第6学期可以灵活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和培训。这样通过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通过动态化的全过程教学组织,也可以保证顶岗实习岗位学生的“相对稳定”。
(五) 编制适用的教材及课件
国家规范及标准的日新月异及工程造价的地域性,使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教材选择途径变小,围绕工程造价专业服务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编写适合学生的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并制作用于教学过程中课件。教学课件贯穿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 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 课程标准的确定
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能够得到较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它们在较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职业资格框架或能力标准体系。例。如,在德国,对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能力要求和现有的职业资格标准的结构、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合理性的分析,已成为课程开发的依据澳大利亚,依据能力标准体系。而在我国,从总体上说,目前的课程开发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数据收集和加工的过程,特别是在职业资格研究方面,还没有做到遵守资格研究的“内容主导”原则。职业资格和课程标准研究的缺乏使“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失去理论的支撑与依据。
(二) 师资力量的提高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具有过程性、动态性特点的课程体系,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践应用就变能力直接决定着整个体系的运行。在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保证能学生专业技术的咨询服务,如何在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新技能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职业道德的形成,都对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故师资力量的提高是对“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的一大保障。
注解:
①杜国城、胡兴福、赵研、袁建新、贺俊杰、范柳先、孙亚峰、裴涛.《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参考文献:
[1] 杜国城、胡兴福、赵研、袁建新、贺俊杰、范柳先、孙亚峰、裴涛.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2] 应金萍、潘瑶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