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底,李大钊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一文中强调: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换句话说,经济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重要原因。首先管理者应该树立实践教育的理念。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的路径主要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理论教育的根本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保守,考核方式是单调,一张卷子就把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以一种绝对量化的分数给下了一个结论,因此,学生对于死记硬背党的某些理论,对于闭卷考试很反感,认为很不合理。再者,由于某些高校领导思想认识的不到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谁都可以上,导致教师水平和素质层次不齐,对学生的影响有下降的趋势。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有之义,否则枯燥的理论不仅赢不起大学生的认同甚至会走向反面。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要的是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加大学生深入实践,深化理论理解的机会和活动。党的十六号文件强调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从领导到教师都要树立实践的理念,满足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参与热情,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传统满堂灌的旧方式,改善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影响力逐步减弱的趋势。当前,要在已经确定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各地高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性质,恰当安排实践课时,丰富实践课的形式。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变化,针对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精心设计调查题目,让学生深入基层、社区、团体进行调查、访谈,全方位、多方面和广大群众接触,了解事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深层次领悟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或志愿者活动。在学生关于大学生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调查中,学生有非常高的参与意识。学校要做的就是成功的将学生的参与意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并在多次参与的过程中,强化这种观念,使之转变终身的一种行为。教学体系到学生认同体系的转化,是一个反复波折的过程,必须根据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动态、发展规律耐心细致地引导,循序渐进地推进,融会贯通地教化,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德有才的高素质人才,完成党交给教师的光辉使命。
【参考文献】
[1]朱乔森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经验 [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5
[2]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 [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0.8
[3]吴树青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5
[4]顾海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 [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