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分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取得明显临床疗效。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原因未明、以侵犯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常久治不愈,是现代医学公认医学难题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能与免疫调节异常和免疫损伤有关〔1〕。西医对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然而祖国医学对整个疾病已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治疗,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市场前景〔2〕。 1 中医学认识: 在祖国医学中,并没有溃疡性结肠炎的名称,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分散于“腹痛”、“泄泻”、“痢疾”、“肠风”、“脏毒”、“肠辟”等病中。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若大肠传化功能失职,则表现为排便异常,如便秘、腹泻等。导致大肠传化失职的原因有很多,如胃失通降、肺失肃降、燥热内结、肠液枯涸、阳虚不运、气虚无力,则出现大便干结、便秘;—————————————— 通讯作者:马磊 山东省枣庄市立第四医院外科(滕州市学院路2222号)邮编:277500 E-mail:symalei@163.com 如饮食所伤、食滞不化,寒湿或湿热下注,则出现泄泻、便溏;如积滞和大肠之气血相搏,则出现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王新月〔3〕等认为该病多为饮食不节或感受外邪,致湿热积滞等邪客于肠道,与肠道气血相搏结,大肠传到失调,气血汇聚,内溃成疡而形成。李氏〔4〕等认为脾虚为发病之本,湿邪为致病之标,血瘀为局部病理变化。 2 辨证论治: 2.1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按以下六种类型辨证论治。 2.1.1 大肠湿热证:症见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身热,下腹坠痛或灼痛,口苦口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疗宜清热化湿、调气行血,方药选用芍药汤(芍药、黄芩、黄连、大黄、槟榔、当归、木香、肉桂、白头翁)加减。大便脓血较多者加槐花、地榆;大便白冻粘液较多者加白术、苡仁;腹痛较甚者加延胡索、枳实理气止痛;身热甚者加葛根。 2.1.2 脾胃气虚证:症见腹泻便溏,有黏液或少量脓血,食少纳差,食后腹胀,腹胀肠鸣,腹部隐痛喜按,肢体倦怠,神疲懒言,面色萎黄;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或濡缓。治疗宜健脾益气、除湿升阳,方药选用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甘草)加减。大便夹不消化食物者加神曲、枳实消食导滞;腹痛怕凉喜暖者加干姜;寒甚者加附子温补脾肾;久泻气陷者加黄芪、升麻升阳举陷;久
本站的论文范文数量很多,可参考使用,所以希望大家多做研究了解,以便在职称的道路快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