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讨论炎琥宁和利巴韦林在门诊治疗轻症手足口病时的疗效,进行对比验证,为门诊治疗轻症手足口病找出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将门诊的400例轻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00例,静脉给予炎琥宁进行治疗;对照组也是200例,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疗程为5 d,对这些患儿临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炎琥宁的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消失的更快(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了94%,对照组的总治疗率为88%(P<0.05)。结论:对比分析检查结果发现静脉推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程短,见效快,并且无明显的不良作用。
关键词:炎琥宁;利巴韦林;手足口病;病情研究;门诊治疗
手足口病是最近小儿多发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季节性、出疹性的体征,多发于春夏秋季节,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等。发病群体主要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传染性极强。最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手足口病的感染和爆发,个别地区还出现了重症患儿死亡的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2008年6月~2010年6月之间,儿童手足口病患儿数目明显增加[1]。一般临床上主要采用光谱抗病毒药物进行对症处理。目前主要以炎琥宁和利巴韦林来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比较满意。为了减少重症患儿的出现,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将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门诊的400例轻症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组进行对照治疗,主要采用炎琥宁和利巴韦林进行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的轻症手足口病患儿4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治疗组的患者静脉给予炎琥宁5~10 mg/(kg·d),对照组静脉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疗程皆为5 d,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体征变化来进行分析。治疗组包括:男95例,女105例,年龄均处于4个月~5岁之间,其中<1岁62例,1~3岁82例,>3岁56例;对照组200例患儿,男101例,女99例,其中<1岁59例,1~3岁95例,>3岁4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就诊时间及体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组的200例患儿给予5~10 mg/(kg·d)炎琥宁溶于50~10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推注;对照组给予10~15 mg/(kg·d)的利巴韦林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使液体浓度为1 mg/ml进行静脉推注。全部使用5 d,每天两组给予无差别的对症处理、治疗。 1.3 疗效判断:在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显效:48 h内体温正常,症状好转,72 h内能进食,可以正常玩耍,不再流涎;有效;用药48~72 h内体温正常,症状好转,5 d内能进食,可以正常玩耍,不再流涎;无效;用药5 d以上,体温仍然不稳定,仍有发热、流涎、进食受限等症状,临场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并发了细菌感染。总有效=显效+有效[2]。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对比计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时间t进行检验。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疗效和结果对比 2.1.1 两组的
特别注意:本站部分信息由网络收集整理.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