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文学期刊的现状因与出路分析
文学期刊的现状因与出路分析
| 文章出自:论文格式网 | 编辑:代写代发 | 点击: | 2012-08-01 21:10:03 |

  当前文学期刊的现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文学期刊经历了从颠峰到低谷的巨大落差。整个80年代是文学期刊由复苏到繁荣的鼎盛时期,当然这也是同时期文学复苏、繁荣的表现。但伴随着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社会各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局面,在80年代末期被否定的“文艺商品化”问题此时已变成了现实。文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得不接受商品社会法则对自身的审视,并在这一审视过程中趋于边缘化、领域化,文学期刊也随着这种文学大环境的改变而起伏不定。此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也使得一部分青年读者无暇阅读文学期刊,而新兴媒体带给文学期刊的冲击也似乎越来越大。诸多因素使得文学期刊从90年代开始就逐渐丧失在期刊市场上的中心位置,呈现出整体衰微的态势。
  由于转变的过于迅猛,众多文学期刊面对这种危机显然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但迫于形势压力,也不得不先后迈出改革的步伐。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第一,超出纯文学的范畴,拓展为文化刊物。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刊物是,本着“恢复中国传统的泛文学”
  的思路,在1996年改革之初就提出要变成一本真正的“杂”志,其内容除了刊登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之外,在“民间语文”等栏目中也刊载了普通百姓的书信、日记、检讨书、检举信等,因其无可替代的资料性牢牢吸引了关注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读者。第二,走时尚文化刊物的路线。在这方面可谓是转型较为成功的一个。2001年迫于生存的压力,由一份发表纯文学为主的青年文学杂志转型为一份轻松型的时尚文化刊物,内容涉及生活、娱乐、时尚等多个方面,读者大多为女中学生,经过不断尝试、努力,短短几年就取得了骄人的发行业绩。第三,一些刊物推出增刊、选刊,以求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市场份额。例如,从 2002 年底开始改为上、下两个半月刊,上半月刊保持原有风格不变,下半月刊则改为中篇小说选刊;、也都在 2005 年改成了月刊,在出版 6 期正刊的同时,又出版 6 期长篇小说选刊。
  这些应对举措除了给极少数文学期刊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外,并没能挽救整个文学期刊市场,一些苦苦支撑的期刊最终消失在读者的视野里,而大多数文学期刊则仍旧在探寻自己的发展出路。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各类期刊 9000 余种,其中文学期刊大约占10% 左右,约八、九百种,但生存状态比较好的不足100 家,[1]
  文学期刊的前景依然让人堪忧。
  文学期刊的“病状”分析除了一些外在因素,如受到文学边缘化的大背景影响之外,中国文学期刊发展的症结究竟在哪里?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刊物定位不明,无法体现自身特色。
  我国有十几亿人的文化消费市场,资源优势非常明显。但是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要求,他们的地域环境、受教育的程度、社会地位、工作性质以及个人喜好等等因素都影响到他们对文学期刊的口味,所以,不同的刊物应该体现出不同的读者定位,只有牢牢抓住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读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逐步彰显出刊物的特色。相反,一些文学期刊没有树立起明确的读者观念,在内容上也有诸多雷同。还有一些刊物,在进行改革时摇摆不定,今天标榜自己是“纯文学”刊物,明天又摇身一变走时尚路线,缺乏固定、准确的定位。
  第二,我国文学期刊产业化道路起步较晚,经营体制存在弊端。
  文学期刊既是精神产品又是文化消费品,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它既要有较高的文学艺术追求,又要体现出市场价值。我国的文学期刊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上又过多依赖于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扶持,因而在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时,就未能形成有效的经营管理体制,在产业化道路上步履迟缓。体制落后,发行量上不去,自然也难以吸引广告客户,这关 梅·探索与争鸣· 新闻知识(2007.02)文学期刊的现状、原因与出路分析·5 3 ·又直接影响了刊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覆盖面,如此造成的恶性循环让很多刊物难以为继。但也有一些好的例子可供借鉴,广东的早在 90 年代初期就制定了以读者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刊原则,实行编辑、广告、发行一条龙服务,现在期发行量已达到 40 万左右。
  第三,办刊理念相对落后,创新思想有待加强。
  文学期刊应该从多方面折射出当代社会生活的面貌与时代精神,办刊理念要紧随时代潮流,这样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同。但是,现在一些主编的思想仍停留在“编刊”的层面上,稿件来源靠作家,经费支出靠政府,刊物发行靠邮寄,不仅思想毫无创新,而且也在无形中拉大了与读者的距离,这种工作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文学期刊的发展,必须加以改进。
  文学期刊的出路与对策面对诸多困境,文学期刊要做的应该是积极的应对。根据一些刊物的成功经验,文学期刊要走向发展的坦途,应该在这几个方面努力。
  细分市场,贴近读者,走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
  可以这样说,今天文学期刊的生存危机,归根结底也就是读者危机。尤其是经历了萎缩、挣扎、消亡或坚守的阵痛后,文学期刊的主编们都强烈地感受到了读者的力量,他们的口味、喜好、认同都引导或决定着期刊的发展方向。贴近读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对读者市场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细致划分,以确定自己的目标读者群体,然后再针对他们进行调整。
  例如,在1996年销量仅维持在1万份左右,已经到了快发不出工资的地步,后来专门请了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兰州做了一个广泛的读者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读者大多是中老年人,青年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与刊物的宗旨(“培养青年作家的摇篮”)相去甚远,于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进行了改版,读者以大中学校学生为主,缩短了与青少年读者的距离,之后,又与北大、清华、复旦联合举办了“新概念作文大赛”,仍旧是锁定青少年这样一个读者群体,不仅反响热烈,相继推出了一批“80后作家”,也使得刊物的销量达到了40万份,成为为数不多的靠发行量生存的刊物之一。由此可见,文学期刊的自身改革是建立在准确地界定刊物的读者群体的基础之上的,不管刊物做何调整,都要首先考虑到这一部分读者的要求和欣赏能力。实践证明,任何偏离读者或目标读者群体不明的刊物都将在市场上遭到淘汰。
  突出特色,形成风格,并注重发挥刊物的品牌效应。
  一份好的文学期刊不仅要有准确的读者定位,还应该努力形成鲜明的特色与风格,办出自己的品牌。
  试想,在众多“面孔相似”的文学期刊中,如果没有自己的“亮点”的话,那是很难被读者记住的。
  但是,特色与风格的形成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不断深入读者、准确捕捉时代的脉搏之外,它往往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比如一些大刊的成功经验,使我们看到了由成熟的风格而转化的品牌的力量与价值 。
  2006年4月它的发行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月平均发行量达到890多万份,牢牢占据了期刊市场的“龙头”位置。
  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形成集团化发展。
  进行资源整合,组建文学期刊集团或许是未来文学期刊发展的一个重要出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受到旧有体制的影响,文学期刊在资源布局上还大多是保留了原有的形式,每个省各有几个文学刊物,以培养当地的文学力量为主,由政府或联办单位进行一些经济补贴,这样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各自为营,孤军奋战,尤其是一些纯文学刊物依靠自身的力量参与市场非常困难,再加上有些刊物的发行量很小,内容上又互相重复,已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推动文学期刊朝着规模经营、集团经营的道路发展。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在这一点上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对一些纯文学刊物,还需要国家的资助与扶持。
  在今天看来,文学期刊走向市场已是一种必然,有很多地方政府已经逐步取消了对当地文学期刊的财政补贴,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文化体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很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政府对文化发展不仅具有管理的责任,更有扶持发展的义务。因此,不加分析地把所有文学期刊都推向市场,显然是背离了政府的社会职能。一些纯文学刊物,担负着培养作家和传承文学的重要使命,它们的发行量有限,在市场化的过程中,除了依附一些大的出版集团之外,还需要国家给予多种形式的资助与扶持,在保证其生存条件的前提下,激励它们不断探讨市场,这才是合乎实际的做法。

友情说明:评职称要发论文,写论文太麻烦了,发表论文更麻烦,不过,还是要先了解下职称相关的讯息吧。看看下边的信息吧。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