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于学科理论与学术本体失落获得现代学术品格的民间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学科史积累(根源在于文化压制),加之民族民间文学依附口语/口耳传承,于是少有也很难去做细致、完备的学术史梳理;另一方面,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起源时期也就是现代,因此没有较为一致的系统的理论参照,也缺乏术有专攻的研究队伍.这两个学术困境足以导致民间文学现代研究的诸多理论缺失.
最主要的理论缺失,首先是疏于学科理论的探讨与建构.现代研究中也有少数学者如胡愈之、钟敬文等关注学科理论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总体上看,数量既少,影响也小,而且这些学科理论探讨本身也存在诸多不足.我国最早的民间文学现代研究文章是胡愈之的, 1921年发表于.文章界定民间文学为"流行于民族中间的文学"其特质是"创作的人是民族全体,不是个人;是口述的文学,不是书本的文学."还对其价值、分类、研究方法、学科发展等都作了简要而且较为科学的阐述,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已经认识到民间文学的国际性(人类普遍性)特质,并成功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世界主要国家的相关研究状态作了评介.因而,这篇民间文学现代研究的开山之作,不仅其立足点是学科性的,而且已经较为深入地确立了学科的研究对象,对某些基本理论范畴如民间文学的民族性、国际性等的阐述是科学的.尽管如此,毕竟只是因为"从第一卷第一号里起特辟'民间文学'一栏,征集各地流行的故事、歌谣,预备作为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资料.……现在让我写这一篇,来做一个引子吧",所以初创中难得有充分和完整的学科思索,感评性介绍多于学理性论述,其学科理论价值也就相对弱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钟敬文已从理论上初步认识致电建设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必要性.1935年底正式写出一文,"不仅首次创用了'民间文艺学'的术语,而且第一次提出了把民间文艺学作为文化科学中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的构想,"其学术史意义十分重大.但由于理论基础不足,加之抗战爆发,文章发表后影响较小.还有一些重要学者也作了一定的学科尝试,如茅盾的神话研究、赵景深的故事研究、周作人的童话研究等,都为民间文学的学科理论发展做出了有益贡献,但从规范的学科意义上看,他们都主要是具体研究,而非学科理论探索.
其次是学术本体失落.本文所谓"学术本体",特指民间文学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自足性与独特性.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的民间与民族从权威压制的观念中被发现与解放出来,与之相关的民间文学也得到文艺学、语言学、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的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20世纪20年代,刘半农、胡适的方法论探讨、郭绍虞的谚语研究、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的演变史研究等;三、四十年代,大批因抗日战争由华北、华东内迁西南的社会学、人类学家采录了大量的少数民族神话、歌谣、传说,并作了相应研究.吴泽霖、张少微、陈国钧、杨昆、吴文藻、费孝通等是其主要代表.四十年代解放区民间文艺学也有较多成果,"解放区的民间文研究始终与革命文艺的发展同步,它为建设新的人民文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它这种与革命战争紧密相联的特点为我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研究都大大开拓了民间文学的研究视野,促进了民间文艺学的理论建设."当然,社会学者并不是专门的民间文艺研究家,社会学与民间文艺学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学科,社会学家们只是用自己的理论视野观察、理解、说明民间文学,因此研究中的局限性是在所难免的."同样地,其他学科的研究也具有必然的学科局限性.有些研究由于受到政治与社会时势的影响,学术性附属于政治性,等等.这些问题归结于一点,即对民间文学主要是从外在的目的与方法上予以理性观照,而其自身的独特性却被忽略,从而导致民间文学研究的学术本体失落.
友情说明:评职称要发论文,写论文太麻烦了,发表论文更麻烦,不过,还是要先了解下职称相关的讯息吧。看看下边的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