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肺癌已经上升为各种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其中80%是非小细胞肺癌,由于确诊时大多已是晚期阶段,难以治愈,近几十年来中医治疗肺癌的实践证明,中医药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消瘤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多为气阴两虚、癖毒互结的病机特点,立益气养阴,化癖解毒之法,选用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根据中医的组方原则而成。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验证其抑瘤、增效、减毒作用,并利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从细胞调亡,抑癌基因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
病例纳入标准:本研究选择非小细胞肺癌为观察对象;具有病理学、细胞学诊断且组织学分型明确者;临床分期m~W期者(U工CC)国际TNM分期标准;年龄一70岁的住院患者;卡氏(Karnofa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者治疗前一个月内未行放化疗,未服用影响血象、免疫功能等药物者;无严重的心、肝、脑、肾等器质性损害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者;辨证属气阴两虚、癖毒互结者。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共90例,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33一75岁,平均59.48岁。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单纯化疗组、化疗加中药组,每组各例。中药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3一73例,平均为60.46岁,川a期n例,川b期10例,VI期9例,初治21例,术后复发9例,鳞癌8例,腺癌17例,腺鳞癌5例。单纯化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6一75岁,平均58.50岁,期6例,mb期14例,VI期10例,初治17例,术后复发13例,鳞癌6例,腺癌20例,腺鳞癌4例。化疗加中药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3一70例,平均为岁,Hal期9例,Illb期12例,W期9例,初治24例,术后复发6例,鳞癌例,腺癌18例,腺鳞癌3例。在性别、年龄、细胞类型、临床分期等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细胞系:人肺巨细胞癌细胞系PG细胞。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含药血清的制备:wistar大鼠40只,雄性,体重2009左右,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对照组)、含药血清组。含药血清组每日给予消瘤方水煎剂3ml/次,2次/日灌胃,空白血清组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给药第3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腹主动脉采血,无菌分离血清,经56℃、30分钟灭活处理,用0.22p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分装,分装入小瓶,置一20℃冰箱保存备用。细胞培养方法:参照韩锐主编。GP细胞接种于含10%小牛血清和1%的青霉素、链霉素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37℃,饱和湿度的C02培养箱中培养,细胞贴壁生长,隔日传代一次,传代后接种于培养瓶中。
细胞悬液的制备:取对数期生长的GP细胞培养2h4,至细胞生长旺盛贴壁后,去掉原培养液,分别加入各组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或含DDP的细胞培养液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4h8后收集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4℃、70%冷乙醇固定1h2以上待测。病灶的变化:疗效评定标准(可测量病灶)参照WHO制定的,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进展(PD)。三组的缓解率(CR+PR)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稳定率P(R十NC)中药组与化疗十中药组二者均优于化疗组,P<0.05,提示消瘤方能缓解稳定病灶。主要症状的变化:结果显示,中药组、化疗十中药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001。),提示消瘤方能明显减轻肺癌患者的乏力、咳嗽、纳呆、发热、自汗、盗汗症状。生活状态的变化(KPS):治疗前后参照((体内状况计分标准》进行评定,治疗后变化分为提高:较治疗前增加)10分:降低:较治疗前减少)10分;稳定:较治疗前增加或减少不足10分。结果显示,KPS积分升高者中药组、中药十化疗组分别为43.33%、46.67%,明显高于化疗组的13.33%(P<.005);KPS积分下降者分别为、13.33%,明显低于化疗组的53.33%(P<.001)。提示消瘤方能明显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体重变化:治疗后体重增加)1.skg为上升,减少)峪为下降,较治疗前增加或减少不足1.skg者为稳定。结果显示,化疗组体重降低者明显多于其余两组体重增加者明显少于其余两组(P<.005);中药组与中药+化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消瘤方能明显增加患者的体重,并能改善化疗所引起的体重下降。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三组治疗前CD:,、C氏、DC4/CD、、NK细胞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及化疗+中药组CD:、、CD‘1、CD;C/D,、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0.01),化疗组CD、、CD;、CD:/CD、、NK较治疗前进一步下降(P<0.05、0.01)。提示化疗有进一步抑制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副作用,而消瘤方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并能对抗化疗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损伤。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前三组血流变指标大多处于正常值的上限,治疗后中药组及化疗+中药组各项指标(除红细胞变形指数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0.01),而化疗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0.01),提示消瘤方能够改善肿瘤及化疗所引起的血液流变学的异常,降低血粘度。
特别申明:本站部分文章由网络收集整理.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