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范文
医学论文范文:菌物药雷丸本草学证实
菌物药雷丸本草学证实
| 文章出自:标准论文格式 | 编辑:论文下载 | 点击: | 2013-04-23 22:35:58 |

菌物药雷丸本草学证实范文

药用菌物是我国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10余味,其中就有雷丸。笔者对雷丸的基源、产地、应用和方剂等方面进行了本草学考证,为进一步对其开发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

1分类学地位

目前在有关雷丸的药学著作及相关文章中,对其分类地位尚存争议,未达成一致。有些学者对雷丸的分类地位认为是多孔菌科雷丸的菌核,但他们对雷丸的拉丁名却有不同的看法。如:《中兽医学大辞典》[1]、《民间兽医本草》[2]和引用了《西双版纳傣药志》对雷丸分类地位描述的《中华本草》[3]傣药卷皆认为雷丸的拉丁名为PolyporusmylittaeCookeetMass;而《本草纲目大辞典》[4]则认为雷丸的拉丁名为OmphaliamylittaeCook.etMass.;《兽医中草药大全》[5]与《毒药本草》[6]认为雷丸的拉丁名为Omphalialapidescensschroet.;《菌类本草》[7]认为雷丸为多孔菌科雷丸PolyporusmylittaeCook.etMass.[MylittaelapidescensHor.;Omphalialapidescensschroet.]的菌核;《中国药用真菌学》[8]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多孔菌属的形态特征和雷丸菌核的生物学特性,从而认为雷丸拉丁名为PolyporusmylittaeCook.etMass.,异名Omphalialapidescensschroet,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多孔菌属(Poly-porus)。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雷丸是白蘑科雷丸Omphalialapidescensschroet.的干燥菌核。如:《中药学》[9]、《本草纲目彩色图鉴》[10]、《中兽医学》[11]、《中草药大典》[12]、《常用中药彩色图鉴》[13]、《时代本草彩色图鉴》[14]和《中国药物大全》[15]。由此可见,对中药雷丸的分类地位存在较大争议,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考证研究。

2性味考证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认为雷丸性寒,味苦,有小毒;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认为雷丸微寒,味咸,有小毒。而魏晋时期的《吴普本草》中记载:“神农认为雷丸味苦,而黄帝、岐伯、桐君皆认为雷丸味甘,有毒”,出现了有关雷丸的不同观点。扁鹊也认为雷丸味甘,但无毒。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雷丸性寒,味苦,有小毒[16]。现代的一些《中药学》教材中普遍记载为雷丸性寒,味苦,有小毒[8],但在《中华本草》中记载:雷丸性凉,味微苦,小毒[3]。雷丸以个大,断面白色,粉状者为佳[9]。实而不蛀者佳,若色赤者,但不堪入药,然亦不致于杀人[17]。由此可见,古今医药学家对雷丸的性味、是否有毒并未达成共识。

3炮制方法及药用剂型考证

3•1采收炮制方法考证

从古至今,雷丸的炮制方法有所不同,一些医药学书籍中的相关记载体现了这一点。《中华本草》傣药卷中记载:“选枝叶枯黄的病竹,挖取根部菌核,洗净,晒干[3]”。《毒药本草》中说:“春、秋、冬均可采挖,但以秋季为多,选枝叶枯黄的病竹,挖取根部菌核。采收后洗净,晒干。炮制时取原药浸泡一夜,闷润,切薄片,晒干,生用[6]”。《菌类本草》的记载:“雷丸下种后,次年春末夏初采挖。小块留种用,大块者入药,拣净杂质,去净泥沙,晒干或炕干即可。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7]”。部分学者认为雷丸在入药前应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或洗净晒干,用时捣碎即可。而《雷公炮制论》中记载:“使用雷丸,应用甘草水浸一夜,镰刀刮上黑皮,破做四、五片。又用甘草汤浸一宿后蒸,从巳至未出。日干,却以酒拌,如前从巳至未蒸,日干使用[18]”。

3•2药用剂型考证

有些学者认为雷丸宜入丸,散剂,用以驱虫。亦可将雷丸细粉装入肠溶胶囊内,空腹时用温开水或其配伍药物的煎液送服[9]。而古代方剂《玉楸药解》认为,内服:煎汤,二至三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粉扑或煎水洗[4]。在现代中医药领域中,雷丸多用于中医的方剂中,但其药用方法仍然依照传统记载的药用方式。

4名称及产地考证

4•1名称考证

雷丸早在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御览引云:一名雷矢,大观本,作黑字)”。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认为:“一名雷矢,一名雷实。赤者杀人”。到了明朝时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雷斧、雷楔,皆霹雳击物精气所化。此物生土中,无苗叶而杀虫逐邪,犹雷之丸也。竹之余气所结,故曰竹苓。苓亦屎也,古者屎、矢字通用[19]”。根据一些现代相关中医药学书籍,对于雷丸别名还有其他记载,如在《常用中药鉴定大全》称其白雷丸;在《广西中药志》中称其木连子;而在《中药志》中称其竹林子、竹铃芝[9]、《新华本草纲要》称其为竹矢、雷公丸[7]。通过查阅相关的古今中医药学书籍,自古雷丸的别名有竹灵芝、雷矢、雷实、竹苓、竹铃芝、木连子、白雷丸、竹矢、雷公丸共10种名称,而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采用了“雷丸”这一名称[7,20]。

4•2产地及生长环境考证

有关雷丸的产地和生境,在《名医别录》中记载:“雷丸生石城山谷及汉中土中(石城为现今河南林县,汉中为现今陕西汉中)。八月采根,暴干”。陶弘景认为:“今出建平、宜都间。累累相连如丸”,且“雷丸,竹之苓也。无有苗蔓,皆零,无相连着。进出房州、金州”。李时珍说:“雷丸大小如栗,状如猪苓而圆,皮黑肉白,甚坚实[16]”。雷丸出汉中、建平、宜都及房州、金州诸处,生竹林土中,乃竹之余气所结,故一名竹苓[21]。现代的药学书籍对雷丸的生长环境及地域分布做了更加详细的描述:雷丸多寄生于病竹根部,有些也生于竹林下或棕榈、油棕等树根际。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为多,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的宜宾和涪陵、贵州省遵义及云南省德宏和保山。此外,辽宁省建平、河南省林县、湖北省宜都和宜昌、陕西省汉中,其他如甘肃省、江苏省、福建省、湖南省、广东省、安徽省、浙江省、广西省等部分地区亦有分布[3,6-7,13]。此外,雷丸还被湖北恩施药用植物志所收载:“寄生于杂木,病竹根部。分布于湖北恩施市、咸丰县[20]”。

5功效主治、方剂考证

历代本草关于雷丸功效和方剂有较多的记载。《神农本草经》记载:“作摩膏。除小儿百病,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蛊毒,白虫寸白自出不止。久服,令人阴痿”,“利丈夫,不利女子,未审何义。马志云:疏利男子元气,不疏利女子脏气,隐庵以震为雷,为长男为解,匀未得当,尚当另参”。《名医别录》中记载:“逐风,主癫痫逛走”,“雷丸久服令人阴痿,当是气味苦寒,久服则精寒故耳。男子多服阴痿,则女子久服子宫寒冷,不能受孕,其不利可知”。陶弘景说:“本经云利丈夫,别录曰久服阴痿,于事相反”。《本草纲目》记载:“雷丸可以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志曰:“经言利丈夫不利女子,乃疏利男子元气,不疏利女子脏气,故曰久服令人阴痿也”。李时珍说:“按范正敏遁斋闲览云:杨面力中年得异病,每发语,腹中有小声应之,久渐声大。有道士见之,曰:此应声虫也。但读本草,取不应着治之。读至雷丸,不应。遂顿服数粒而愈[19]”。在明代的《本草崇原》中认为,雷丸是竹之余气,感雷震而生,竹茎叶青翠,具东方生发之义。震为雷,乃阳动于下,雷丸气味苦寒,禀冬令寒水之精,得东方震动之气,故杀阴类之三虫,而逐邪毒之气,得寒水之精,故清胃中热。震为雷,为长男,故利丈夫,不利女子[21]。总之,历代文献中记载雷丸的功效主要有驱虫、逐风,主癫痫逛走等。

5•1驱虫及其应用考证

驱虫为雷丸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功效之一。此功效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一直沿用至今。雷丸苦寒有小毒,能毒杀多种肠道寄生虫,凡虫积诸证皆可应用。如《经验前方》:单用雷丸去皮为末,稀粥调服。明代的《证治准绳》的追虫丸,以雷丸与槟榔、牵牛子、木香、苦楝皮等配伍,具有行气泻积之功;元朝的《卫生宝鉴》的雷金散治诸虫,则以本品配伍郁金、牵牛子、生油调服,亦有杀虫兼导泻之功[9]。

5•1•1治疗绦虫病及钩虫病雷丸治疗绦虫病:单用雷丸粉30g,空腹凉开水调末吞服。徐氏用雷丸粉剂每次18~20g,或用雷丸素每次0•3g,皆每日3次,连用3d。治疗钩虫病:单用雷丸粉,加适量乳糖或葡萄粉,开水调服,成人每日60g,效果满意[10]。另有报道,赵绍琴以雷丸配大黄、木香、使君子、槟榔组成复方,治疗钩虫病,30年来每用皆效[6]。雷槟丸:雷丸6份,槟榔4份,研末制成水泛丸;还有由雷丸与槟榔制成的雷槟汤、雷槟酥和雷槟饼[22]。

5•1•2治疗蛲虫病用雷丸3g,配大黄3g,二丑9g,共研末混匀,早晨空腹用冷开水吞服[10]。雷丸治寸白虫:雷丸水浸去皮,切剖为末,五更初,食炙肉少许,以稀粥饮服钱许,须上半月服,虫乃下[6]。

5•1•3治疗丝虫病用雷丸30g,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7天,用以治疗丝虫病[10]。

5•1•4治疗囊虫病用雷丸与槟榔、使君子、石榴皮等配伍,共研细末,用白酒1L,浸泡7d后,每日清晨摇均匀,空腹服15mL,儿童用量酌减。一般6~12个月皮下结节消失[10]。溶囊素系由雷丸提取制成的无菌水溶液,内含可选择性溶解虫体蛋白质的蛋白酶,对囊虫等寄生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静脉滴注给药,该法治疗脑囊虫病简便快捷,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23]。《中国药用真菌》中记载:雷丸94g,干漆30g,山甲30g。以上各味共研末,水飞成小丸。日服2~3次,每服30~40粒(共重5~7•5g),用黄酒30~62g作引子,4~6月为1疗程,治疗脑囊虫病[7]。雷丸35g与双青50g、旱珠35g等配伍,共研为末,作成蜜丸,每丸重15g,早、中、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服,治人囊虫病[24]。囊虫丸:雷丸与茯苓、水蛭(烫)、干漆(炭)等配伍,蜜丸,每丸5g,活血化瘀,软坚消囊,镇惊止痛,杀虫解毒,用于人的猪囊虫病,脑囊虫及脑囊虫引起的癫痫。口服,1次1丸,1日2~3次,饭后温开水送下,病情严重者可遵医嘱服用,孕妇忌服[14]。

5•1•5治疗阴道滴虫病、肠道滴虫病用雷丸与碳酸氢钠制成粉剂,每日服用4~8g,5d为1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可愈[10]。用雷丸水煎剂,文火刚煮沸即可。总治愈率为95•7%[6]。

5•1•6治疗蛔虫病雷丸复方治胆道蛔虫症:雷丸(研末)3g,使君子、槟榔各9g,乌梅3个。后三味水煎2次,分2次冲服雷丸粉,每日1剂[25]。宋•淳化三年《太平圣惠方》的青葙丸,治小儿蛔虫,以青葙子、雷丸、苦参、黄连等八味药研散,粥汤调下[9]。雷金散治诸虫:雷丸末八分、郁金末七分,黑牵牛末一钱半,上三味和匀,以生油调下三两匙,饭压之。雷丸散治三虫:雷丸(炮)一两、芎一两,上二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一钱气,空腹煎栗米饮调下,日午、近晚各一服。刘波在《中国药用真菌》中报道雷术煎蛋治蛔虫,蛲虫病:雷丸、苍术各等分,温水焙干后,研末。用麻油煎鸡蛋1个,取以上药粉3~6g放入鸡蛋中心,食用,成人每次食2~3个,小儿每次1~2个,连续食用3d[6]。

5•1•7治疗牲畜冲积腹痛钟秀会等编的《中兽医学》[11]中,参考了诸多书籍,记载了许多治疗牲畜冲积腹痛的雷丸方剂。如:《中兽医手册》中记载治马骡虫积腹痛方:雷丸、槟榔、牵牛、木香各适量。煎水喂服。《中兽医治疗学》中治疗畜肠虫病方:雷丸、辛夷、菖蒲、使君子。共为细末,先用香油、米醋、白糖服,再用此药冲开水服。《辽宁省中兽医经验方》中治疗马骡瘦虫病方:雷丸、槟榔、大黄、使君子。共为细末,苏油为引,开水冲服。《牛经大全》中治牛锈蚤方:雷丸与白矾、百部、皂角等配伍。共为细末,青盐为引,同调灌之,立见功效”的记载[2]。《中兽医治疗学》中的贯众散:贯众60g,使君子30g,鹤虱30g,芜荑30g,大黄40g,苦楝子15g,槟榔30g。治疗猪囊虫和旋毛虫病:雷丸研末,每次25g,每日2~3次,连服3d。治疗牛、羊绦虫病:雷丸与川栋子、大黄、芒硝等配伍煎汁灌服。马消化系统线虫病:雷丸60g、使君子60g、槟榔60g,研末1次灌服对尖尾线虫有效。每千克体重1•5~2•0g雷丸,捣碎后喂服,早晚各1次,驱鸡前殖虫。治疗鸡绦虫病:雷丸1份,石榴皮1份,槟榔2份,共研细末,每鸡每次2~3g,每日1次,早晨喂服,连续2~3日[24]。《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药典2000年版二部》中的驱虫散:雷丸与鹤虱,使君子,槟榔等配伍[11]。

5•1•8雷丸在现代农业及畜牧业中的应用李国学等人发明了一种含有雷丸的药用有机肥,此药用有机肥即可作为底肥施用还可作为追肥施用,可以防治大蒜根蛆,也可以用于大蒜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生产,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推广价值[26]。刘长路等人发明了含有雷丸的杀虫剂,此杀虫剂可杀死例如蚜虫等农业害虫,还可防治虫害,例如由镰刀菌和轮枝孢菌引起的枯萎病。这种杀虫剂具有安全、广谱、低毒、高效、无杀虫剂抗性、长效、无污染、无残留等优点[27]。吴跃飞发明了含有雷丸的牲畜饲料添加剂,此添加剂含有可食用的菌类和中药材,可以直接把药材和菌类的菌丝体、子实体或它们的代谢产物用于饲养牲畜。此添加剂能够抑菌,促进牲畜生长,改进肉类和蛋类的风味并增加其产量[28]。

5•2小儿疳积

雷丸常配伍使君子、鹤虱、榧子肉、槟榔各等分,为末,乳食前温米饮调下。还有宋朝的《杨氏家藏方》的雷丸散。亦有雷丸配伍使君子、苍术,另以鸡蛋入药蒸食,以治小儿疳积者,如《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之民间方[9]。

5•3小儿惊啼、风痫

雷丸性寒,可清心经积热,治疗小儿惊啼不安。如宋•淳化三年《太平圣惠方》的雷丸浴汤之法,以雷丸配伍牡蛎、黄芩、细辛、蛇床子,煎汤沐浴;治疗小儿风痫,掣戴眼可用雷丸配莽草制膏,外摩腹背,如明代《普济方》的雷丸膏[9]。

5•4风疹瘾疹

雷丸清热利湿,对风疹瘾疹伴肠胃湿热诸症者尤为相宜。如宋•淳化三年《太平圣惠方》丹参散,以雷丸配伍丹参、苦参、防风、白花蛇等八味为末,甘草酒调下[9]。宋朝《圣济总录》中的雷丸散治风瘙皮肤瘾疹疼痛:雷丸与人参、苦参、牛膝(润、浸,切,焙)等九味药材配伍,捣罗为散,每服二匕,食前温酒调下[18]。

5•5痔疮

雷丸清热利湿、通腑决壅,故痔疮可用。如宋朝《圣济总录》的雷丸方治牡痔,脓血时下,即以雷丸配伍鹤虱、白矾灰、皂荚针灰、硫磺制丸,雄黄为衣[9]。

5•6心痛

雷丸与其他中草药配伍还可治疗心痛,如唐代孙思邈的《华佗神方》之疗久心痛神方,以雷丸配伍鹤虱、狼牙、桂心、当归各八分,上捣为散,空腹煮蜜水半鸡子许,服方寸匕,日二服,若重,不过三服,则差[9]。

5•7瘿瘤

雷丸还具有行气消积的功效,明代《证治准绳》的玉壶散选用雷丸,以增强海藻、昆布、庆盐、莪术消瘿散结之功[9]。

5•8瘫痪顽风,骨节疼痛

《孙天仁集效方》:川乌、草乌、两头尖各三钱,硫黄、麝香、丁香各一钱,木憋子五个,为末。以熟艾揉软,合成一处,用钞纸包裹,烧熏病处[4]。

5•9现代药理学研究

5•9•1凝血和降糖作用

雷丸粗提液具有凝血活力,进一步纯化可得到雷丸凝集素(OLL)[29]。外国学者研究得出从雷丸子实体和菌丝体中提取得到的粗提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30]。

5•9•2抗炎和增强免疫作用

雷丸多糖S-4001对小鼠巴豆油耳炎症、大鼠琼脂性和酵母性关节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S-4001对抑制炎症有较强的作用;小鼠S-4001能明显增加刚果红染料在血中的廓清,还可明显增加其血清半数溶血值,表明雷丸多糖S-4001对机体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31]。

5•9•3抗肿瘤作用

雷丸素对小鼠内瘤180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33•3%~69•3%[32]。中药雷丸蛋白提取液(OLS)对小鼠U14腹水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3]。雷丸菌丝蛋白高、中、低剂量均能有效抑制H22肝癌细胞所致实体瘤的生长并呈现一定量效关系,高剂量抑制率达36•4%,但低于环磷酰胺43•2%的肿瘤抑制率[34]。通过综述雷丸的传统药效和现代药理学研究,可见雷丸具有较多的传统药效,为其少数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现在有关雷丸的报道多见于驱虫、抗肿瘤和抗炎等少数功效,对其他功效的研究开发较少,这为学者进一步挖掘新的药理作用及治病机理提供广阔的空间。

6小结与讨论

(1)通过本草学考证,常用的药学著作中关于雷丸分类地位的记载较混乱,有待于分类学家进一步对其进行实地调查和取样,找到其子实体,对其生长过程和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研究以确定其分类地位,从而确定其准确的拉丁学名。

(2)通过查阅药学古籍,古今医者对雷丸的性味及其有毒无毒存在分歧,需现代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确定。

(3)有些文献报道雷丸加工及使用过程采用加热及炕干,但雷丸蛋白是雷丸驱虫及凝血的有效成分之一[35],不宜受热,入煎剂也不易出汁。在治疗过程中,若使用雷丸驱虫和凝血的作用时,应在炮制过程中避免高温环境。在患者服用含有雷丸的方剂时不宜入煎剂,以免失去药效,丸、散剂及胶囊剂型应为较理想的药用剂型。医学古籍记载了有关雷丸的不同炮制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未见到不同炮制过程得到的雷丸饮片对疾病的疗效产生影响的报道,这一点有待于进行比较研究。根据笔者实地调查几家药店所销售的雷丸饮片均为洗净、晒干的类圆形菌核,未经过其他炮制步骤。因此,现代中药材雷丸饮片炮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4)虽然雷丸别名较多,但均可确定使用品种均为雷丸,未出现混淆品。雷丸分布较广,多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雷丸不仅仅寄生在病竹根部,在棕榈、油棕等树根际也有雷丸存在。但是,其道地性还未确定,需要对其制定质量标准,对比不同产地雷丸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含量测定,以便其在中医药领域充分发挥作用。
(5)雷丸可以驱绦虫、蛔虫、钩虫等寄生虫病,还可以治疗家畜虫积腹痛。一些含有雷丸治疗家畜寄生虫病的方剂为雷丸在现代农业和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也为开发相应农业及畜牧产品奠定基础,有待于对雷丸的驱虫功效进行更深的开发。有些学者已经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申请了有关雷丸的专利成果,并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有些本草著作报道:雷丸“利男子,不利妇人”。但是,根据文献报道,用雷丸治疗女性钩虫病者,同样疗效较好[6]。雷丸属于传统中药,无副作用,安全有效,所以男子女子皆可使用雷丸,但不可久服,久服伤阴,女子和虫积脾虚者慎重服用。明朝的《本草经疏》中说:“除杀虫外,它用甚稀”[18]。但是,根据历代本草记载和现代药理研究临床应用表明,雷丸具有多种功效。现代对雷丸的消积、杀虫、清热邪、逐毒气的功效研究证明与本草文献记载基本一致,其他功效如抗炎、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降糖、抑菌和抗氧化等需进一步的研究开发。通过对雷丸功效及应用的本草学考证,为进一步研究雷丸新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相应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小编提示,此条信息值得各位公考朋友参考,所以希望朋友们多了解关注,在职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