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新酷儿电影在美国独立电影界出现,这些作品具有充满个性的影像风格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来自边缘的酷儿电影人将社会现实融入电影作品,把不同以往的酷儿形象展现在银幕上。新酷儿电影引发的社会影响促进了社会对酷儿的理解和接纳,并使酷儿题材被好莱坞重视。随着酷儿在美国社会地位改变以及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新酷儿电影的内容和表现方式逐渐向主流靠拢,独立精神不断消褪。到世纪之交,新酷儿电影已与主流电影相融合,从边缘向主流的转向基本完成。
本文首先对新酷儿电影等关键词语进行解释,之后按照新酷儿电影发展变化的趋势分为兴起、转变、与主流融合三章对其进行梳理。文章将新酷儿电影置于社会文化、电影产业格局变化的背景之中,并对其自身特点的发展变化进行探讨,再以代表作品分析作为具体解读。第四章将对新酷儿电影在人物形象和电影理论方面的贡献进行总结,并指出其处境的改变。
对美国新酷儿电影的梳理,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九十年代美国电影发展趋势的考察,贯穿其中的,是社会文化环境、电影产业变化与电影艺术创作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酷儿是英语“Queer”的音译,意义为奇怪、古怪、怪异、异于常规的、陷入不名誉状况,作为俚语时,有性变态、无价值、假冒的含义。无疑,作为称呼同性恋者的酷儿是贬义的,所以长时间里,它都是在反同性恋立场上被使用。但随着同性恋运动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同性恋者社团开始主动将酷儿作为替代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及其他非异性恋者的统一称呼,一反其贬损含义。在酷儿名下,同性恋们旗帜鲜明地彰显自己的差异,反对被主流社会同化。
同性恋运动将酷儿发展为术语后,酷儿一词至少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意义转换了的词语。非异性恋者通过把贬义词作为对自身的肯定用词,否定其中的贬义,是语言学的再利用行为。包容性。除了男女同性恋,酷儿包容更广泛的非异性恋者:
双性恋者、异装癖者、变性者、及其他潜在的、不可归类的非常态(nonstraight)立场者,“它为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之间存在的差异保留了空间,同时仍然坚持了这些身份的排他性”。边缘姿态。它反对同化主义,反对将自身融入社会传统中,而且不仅停留在性问题本身。它对既有社会和文化的规范、性别观念表达了强烈的质疑,“酷儿性往往是某人在生活的所有方面而不只是性方面与传统保持距离的标志”。政治含义。首先,将男女同性恋都包含于酷儿一词下,不再强调性别差异,更好地表达“两性合作”的政治理想;其次,反同化和自我边缘化表达着同性恋亚文化的政治性,它强调差异,反抗异性恋霸权,酷儿们拒绝使用“同性恋”、“异性恋”将人划分为“异常”与“正常”,他们“向严格的性分类质疑”,“竭力追求的是对规范整治的抵制”。在这些含义之外,酷儿每一次使用都可能有着特定语境下的特定意义,它可以只是替代性的词语,也可能指政治行动或理论术语,因此,对它的具体使用应该做出具体的限定。
年,社会学性别学家特蕾莎·德·劳丽蒂斯(Teresa de Lauretis)在
杂志上发表文章,文中首次提出酷儿理论一词。
酷儿理论是对原有的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深受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影响。酷儿理论希望把同性恋理论“从对现代同性恋的解释……从仅限于同性恋范畴之内,转向以异性恋为社会和政治组织原则这一焦点;从少数族群利益政治转向知识和差异的政治”,其特点“在于否定一种单一认同,包括同性恋认同。
论文下载,下载下来可不是把论文里边的名字换成你的就行了哦,这样是不对的哦,亲,一定要自己创作哦,因为期刊是要查抄袭的哦,多了解一下期刊的要求以及各地的评职标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