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要发表几篇论文?国家级期刊,还是省级期刊,还是核心期刊,你可以到本站相关栏目下查询哦。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低分割放射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45例患者均采用低分割治疗,处方剂量为4~5 Gy,隔日1次,总量48~55 Gy。结果 CR 23例(51.1%),PR 15例(33.3%),NC 5例(11.1%),PD 2例(4.4%),RR 38例(84.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48.9%、39.1%。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反应较小,痛苦较轻,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 癌,非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适形; 老年人
老年肺癌患者常常合并有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确诊时往往不能手术治疗,故放射治疗在老年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的放射治疗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肿瘤的局部放射剂量,并减低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剂量。笔者自1996年10月至1999年12月应用3DCRT治疗45例老年肺癌,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45例中,男性40例,女性5例,年龄65~75岁,平均年龄70岁。中心型肺癌30例,周围型肺癌15例。鳞癌28例,腺癌12例,腺鳞癌5例。Ⅰ期6例,Ⅱ期32例,Ⅲ期7例。卡氏评分(KPS)≥60。
2.治疗方法:首先CT定位,将患者固定在有定位框架的真空垫上,抽真空成型后在患者体表作好标记。严格核准患者体位及X、Y、Z坐标参数,由螺旋CT扫描机以5 mm层厚连续扫描病变区域。将CT扫描信息传输到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上,进行体廓、靶区及重要器官的勾画和三维重建。影像所见肿瘤体积(GTV)包括原发病灶和纵隔内>1 cm的淋巴结。6例患者纵隔肿大淋巴结单设靶区,1例由于肿大淋巴结与原发病灶较近,故与原发病灶同一靶区,未见淋巴结的区域不做照射。临床靶体积(CTV)在GTV的基础上外扩1 cm,计划靶体积(PTV)在CTV基础上外扩1.0~1.5 cm,以适应治疗过程中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如摆位误差、器官运动、设备误差等。然后进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及剂量分布的调整,以85%~90%的等剂量面完全覆盖PTV,再根据靶区的不同形状制出相应的铅挡块。
计划设计包括3个方面:(1)靶体积和正常重要脏器的确认和重建:至少由2名医生在CT图像上确认后逐层输入。(2)计划设计:采用共面或非共面野照射野的形状通过射野方向观视(beam’s eye view,BEV)和患者方向观视(patient’s eye view,PEV)设计;病灶直径≤5 cm采用5~6个适形野,病灶直径>5 cm采用3~5个适形野。(3)放射治疗野的比较和优化: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和等剂量线综合评价治疗计划,脊髓和食管等重要组织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治疗前经主管医师、物理师、技术员核对无误后,方可由直线加速器(瓦里安2100c或600c)进行等中心适形照射。以85%~90%等剂量线为处方剂量线,治疗总剂量为48~55 Gy,中位剂量50.5Gy,分次量为4~5Gy/次,隔日1次,22~26 d完成。
3.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按WHO标准,即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进展(PD)。有效为CR+PR(RR)。
4.统计方法:应用SPSS10.0版软件包做统计学处理,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结 果
随访至2003年10月,随访率为88.9%。近期疗效:CR 23例(51.1%),PR 15例(33.3%),NC 5例(11.1%),PD 2例(4.4%), RR 38例(84.4%)。生存期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第1天计算,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48.9%、39.1%。随访期内死亡27例,其中死于远处转移15例,局部复发5例,肿瘤进展5例,放射性肺炎2例。19例出现放射性食管炎,均为1~2级,无3~4级放射性食管炎出现。4例患者在治疗后1~3个月并发严重的放射性肺炎,对症治疗后,有2例好转,2例死亡。
讨 论
3DCRT的优点是可减少正常组织的受量,改善靶区内剂量的分布和剂量的提高,从而增加肿瘤的局部控制率,降低远地转移率,在增加患者生存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
笔者组患者皆为老年患者,大部分合并有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不能或不愿手术治疗,故选择3DCRT,并取得较好疗效:肿瘤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咳嗽、咳痰、咯血、胸闷等症状明显好转,而食管、肺等放射性损伤并未增加。考虑患者年龄较大,耐受性差,故均未做化疗。笔者组死亡原因主要为远地转移和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与文献[2]相比1年生存率偏低,也可能与以上因素有关。
做不做淋巴结引流区预防性照射,尚有争议,有研究表明[3,4],不做淋巴结预防性照射,并没有增加淋巴结引流区的复发率及单独纵隔淋巴结失败病例。鉴于笔者组患者年龄较大,故Ⅰ、Ⅱ期病例均未做淋巴引流区的预防性照射,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未出现纵隔淋巴结失败病例。Ⅲ期病例也只照射可见淋巴结(>1 cm),尽量缩小照射野以减少正常组织的影响,治疗后淋巴结的缩小比原发灶明显,可能与靶区部分剂量重叠或较原发灶放射敏感性高有关。Graham等[5]分析99例肺癌3DCRT治疗患者放射性肺损伤与受照肺的剂量体积关系,放射性肺炎与V20有相关性,若V20<25%,放射性肺炎的危险性很小,若V20>35%,则容易发生放射性肺炎。笔者组病例V20>35%有8例,其中4例发生严重的放射性肺炎,可见有效地控制照射靶区及剂量是减少和避免合并症的关键。
以往常规外照射,完成治疗需40余日,即使姑息治疗剂量40 Gy也需1个月,而三维适形低分割放射治疗3周时间即可完成48~55Gy的照射,甚至更高,且治疗过程中反应较小,痛苦较轻,这对年老体弱的患者,确是减轻症状、延长生命、安全可行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