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范文
医学论文范文:脏腑之间联系理论研讨
脏腑之间联系理论研讨
| 文章出自:论文范文 | 编辑:论文网 | 点击: | 2013-04-23 22:37:54 |

本文作者:王国为 徐世杰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福建怀安(故城在今福州市闽侯县)人,约生活于13世纪。杨氏早年矢志学医,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且能融会贯通,自树一家之言,其著作颇丰,尤以《仁斋直指方论》著名。杨氏注重对脏腑理论的阐发和临床运用,其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参学张仲景、孙思邈、巢元方、钱乙等名家的著作,将脏腑理论与气血理论有机结合,用于临床各科诊治。杨氏又特别注重五脏之间的相关性。《仁斋直指方论》[1]所列诸门病证,常从五脏相关角度进行阐发,特别是对脾肾、肺肾、心肾、心脾相关性的阐发颇有特色,兹择其要,试予浅析。

1五脏所主病证虚实《仁斋直指方论》开篇即以《五脏所主论》和《五脏病证虚实论》阐发历代医家对脏腑理论的经典论述,在《诸阴诸阳论》、《血荣气卫论》、《脉病逆顺论》中亦对脏腑理论加以发挥,示人以规矩:“禀五行之气而为万物之最灵者,人也”,故主张在五行理论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阐发脏腑理论。杨氏认为“心肺在上主脉气也,肝肾在下藏精血也,脾居中州又所以为精血脉气之养也。”又言“心为血之主,肝为血之脏,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脏”,通过气血理论将五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五脏病证虚实论》中,其又论述了五脏各自所主病证、五脏脏气虚实的不同表现、病证虚实的不同表现及治则治法,对《内经》、《难经》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总结和阐发。书中所列各门疾病证治亦常从“五脏所主”的角度予以阐述。比如诸风病有心中风、肝中风、肺中风、脾中风和胃中风之分,瘿有筋瘿、血瘿、肉瘿、气瘿、石瘿之别,疔有白疔、赤疔、黄疔、黑疔、青疔之异,特别是其在《眼目方论》中对眼目五轮加以五脏配属,并藉此以论治眼科疾病,为后世医家所遵循,现代中医眼科学亦以此为标准:“眼者,五脏六腑之精华,如日月丽天,著明而不可掩者也。其首尾赤眦属心,其满眼白睛属肺,其乌睛圆大属肝,其上下肉胞属脾,而中间黑瞳一点如漆者,肾实主之”,此论补前哲之未言,完善了“五轮学说”,对眼科疾病从五脏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景岳全书》、《银海精微》等著作都予以全篇转载。

2脾肾交济,水谷克化脾肾相关理论是脏腑理论的重要内容,早在晋•《脉经》就有“脾土弱即水气妄行”[2]之说。《诸病源候论》亦言:“脾病则不能制水,故水气独归于肾”[3],但其论都较简单。宋代医家对脾肾的研究则更为深入,比如许叔微临证十分注重脾胃,又重视肾中真火,力主温润补肾,强调脾肾同治;严用和更是提出了“补脾不若补肾”说,认为肾阳虚衰则不能蒸蕴脾土。这些都对明代命门学说和温补学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杨氏对脾肾相关性的阐述亦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他认为脾肾的生理关系是“脾肾交济,所以有水谷之分”,脾土、肾水相克相滋为用。在治疗泄泻时主张泄泻有脾泄、肾泄之分,认为“饭后随即大便”证是“脾气虽强,肾气不足,故饮食下咽而大肠为之飧泄”,治法上宜理脾安肾、脾肾同调,用二神丸(补骨脂、肉豆蔻)或不换金正气散吞安肾丸与之,以期“脾肾之气交通,则水谷自然克化,此所谓妙合而凝者也”。在治疗漏浊时,其言“脾精不禁,小便漏浊,淋沥不止,手足力乏,腰背酸疼,盍用苍术等剂,以敛脾精。敛脾谓何?精生于谷也”,认为肾阳虚衰、脾精不禁会引起漏浊,用苍术以敛脾精,调脾以益肾,可谓独具慧眼。著名中医施今墨先生认为,苍术确有敛脾精、止漏浊之功,配伍玄参治糖尿病,一燥一润,可取长补短[4]。其说盖出于此,而又有所发挥。杨氏还强调“脾喜燥,肾喜润”,在治疗中要润燥得当,才能有功。在《虚实分治论》中认为,“真阴者水也,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水虽喜润,然太润则草木湿烂,是以补脾胃补肾之剂务在润燥得宜,亦随病加减焉。”在《痼冷方论》中亦云:“疗治之法,虽贵乎温补,不贵乎大刚,惟于滋血养气中佐以姜、桂、雄、附为愈。抑古人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若是脾肾关系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危证。如其在《肾气方论》云:“今脾土不济,肾水上乘,必为酸汁,必为涎饮,荏苒逾时,遂成暴吐。医家执剂之始,皆知肾经恶燥,如苍术、白术、良姜之类,诚不敢发用耳。及其呕吐大作,姜、术辈用之而不顾,若犹未也,则吴茱萸、荜茇刚燥等剂又加多焉,虽附子亦用之而救急矣。病势至此,脾土未强,肾水已为之涸,肾水既涸,脾土又为之焦,往往阴阳不升降,营卫不流行,大小二便关格涩闭,而肾汁、胃汁皆自其口出也。如此者,大抵不救。”王肯堂在《重订灵兰要览》对许氏、严氏和杨氏的脾肾观进行了点评,对杨氏的见解尤为赞赏,其言“许、严之说,皆与余说冥合。然却不知水土相滋之妙,故犹谆谆以火为言,是混水火为一途也……杨仁斋医学,恐当在丹溪之右,有云:‘脾肾之气交通,则水谷自然克化’,其见亦及此。[5]”

3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肾主纳气”说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早在《难经•四难》中就有“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6]之说,隋•《删繁方》言“肺劳者,补肾气以益之,肾王则感于肺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俱载其说,孙思邈还曾言“肾病其色黑,其气虚弱,吸吸少气,两耳苦聋,腰痛……服内补丸、建中汤、肾气丸、地黄煎”,实际上就是“肾不纳气”的症状和治疗方法[7]。但直到南宋末年,“肾不纳气”说才由杨氏明确提出,并为后世医家所遵循。《仁斋直指方论•咳嗽方论》云:“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脏。凡咳嗽暴重,动引百骸,自觉气促,脐下逆奔而上者,此肾虚不能收气归元,当以地黄丸、安肾丸主之,毋徒从事于肺。”在《血荣气卫论》中亦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脏,诚哉是言也!学者……知气之出于肺,而不知气之纳于肾。用药模棱,往往南辕而北辙矣。”并以喘嗽为例,阐明此说;“假如喘嗽气鸣,以姜、橘、枳、梗、苏、桂调其气,以南星、半夏、细辛豁其痰,而终不下降者,气之所藏无以收也,必佐以补骨脂或安肾丸辈,则其气归元。病有标本,治有后先,纲举而目斯张矣”。杨氏不但正式提出了“肾主纳气”说,还对其症状表现、治法方药皆予以明确解析,可谓圆机活法,别出心裁,为后世医家从肾虚论治肺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另外杨氏还认为,肺与肾的相关性亦对水液代谢有重要的影响,并能影响到气机的运行。其在《小便不通方论》中言:“《素问》有云:‘水之本在肾,其末在肺’,则知天一之水,自上而下,相为贯通,亦犹心肾之不可升降也。昧者夜间忍缩小便,使水气上逆乘肺,痰涎喘嗽,激乱争鸣,其来不可御。于此见,肺主气也,小便涩滑,又当调适其气焉,毋徒曰葶苈、桑皮可以逐肺经之水”,肺肾并论,水气同调,颇有见地。

4心肾交通,水火既济杨氏认为心肾关系密切。在生理上,“肾主水,膀胱为之腑。水潴于膀胱而泄于小肠,实相通也。然小肠独应于心者,何哉?盖阴不可以无阳,水不可以无火,水火既济,上下相交,此营卫所以流行,而水窦开阖所以不失其司耳”,“心火下降,则肾水不患其不温;真阳下行,则肾气不患其不和”,认为心肾交通、水火既济,对人体营卫流通和水液代谢有着重要意义。在病理上,“心肾不交,故火炎于上,为痰嗽、为咯血、为口干、为五心热;水走于下为脚弱、为遗精、为赤白浊、为小便滑数”。比如,杨氏认为心肾不济能引起小便异常。若肾与膀胱俱虚,客热来乘,不能制水,则表现为尿涩、尿频、尿淋沥不尽;若肾与膀胱俱冷,内气不充,则尿频而清长、夜尿多;若下焦蓄血和虚劳内损,则遗尿而不自知;若下焦虚寒,不能温制水液,则遗尿不能自止。以上诸证,追根溯本皆是“心不与肾交通,故或冷或热而滑涩随之矣”。在治疗上,若是心气旺盛、小便壅遏,治以清利,药用赤茯苓、麦冬、灯心、车前子等;若心气虚怯,小便滑利,治以温和,药用乳香、益智、巴戟、人参等。肾实、肾虚皆可依此举隅而反。杨氏还谆谆告诫医者不可胶柱鼓瑟,详于肾而略于心。杨氏还对心肾在精液疏泄中的作用做了阐发。如其在《漏浊方论》中提出“精之主宰在心,精之藏制在肾”的著名论断,认为“酒色无度,思虑过情,心肾气虚,不能管摄,往往小便频数,漏浊之所由生也”。又言“心不足而挟热者为赤浊;心不足而肾冷者为白浊,阴不升,阳不降,上下乖暌,是以有清浊不分之证”。另外,还强调脾胃功能的重要性,认为精生于谷,脾精不禁亦能引起小便漏浊。其将漏浊分成白浊和赤浊,并归于心、肾、脾三脏,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创见。在《梦泄方论》中亦云:“邪客于阴,神不守舍,心有所感,梦而后泄也”,又将梦泄分为精满自溢而不自知,为无病;心气虚不能主宰,或心阳不收而遗泄,病尚轻;而脏腑积弱,真元久亏,心下摄念仍不能摄精,则为最重3种。其云:“水火不交,心肾气郁,遂使阴阳乖舛,清浊相干,蓄在下焦,故膀胱里急,膏血、砂石从小便道出焉”,治法“并用流行滞气,疏利小便,清解邪热,其于调平心火,又三者之纲领焉”,亦从心肾交通的角度对淋证的病机治法进行阐发。

5心为脾母,其气互通杨氏云:“心者脾之母,进食不止于和脾。盖火能生土,当以心药入于脾胃药中,庶几两得。古人进食方剂,多用益智者,此也。[8]”主张调理脾胃时佐用调心之药,并自拟“和脾胃进饮食方”(益智仁、石菖蒲、茯苓、莲子肉、陈皮、缩砂仁、半夏、木香、厚朴、炙甘草),在治疗肠虚泄泻,呕吐不进食之证时,所用调中散,治谷胀、气胀的大异香散及风、气、食三证通用的二香散皆有益智仁。考《局方》有益智汤言可“治一切冷气,呕逆恶心,脐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痞闷,饮食减少……常服顺气宽中,消宿冷,调脾胃”[9]。此外,所载膈气散、小七香丸、异香散、三棱散等调理脾胃方皆有益智仁。《圣济总录》亦有益智仁煮散方治脾脏冷气,肠鸣相逐,饮食无味,杨氏之说可能源于此。杨氏又从唇与舌之关系的角度阐发心气与脾气的互通互用。在生理上“心之所司者舌,脾之所司者唇,口是虽各有所司存,然心之气,未尝不通于脾,脾之气,未尝不通于心也”。分而论治,“舌者,心之官,尝五味之秀,以荣养一身,资脾胃之脏,以分布水谷……心热则破裂生疮,脾闭则白苔如雪;舌之为病合心脾而主治之。故曰:心之气,未尝不通于脾者此也”,“口者,一身吐纳之都门,百物荣养之要道,节宣少舛,病必生焉……则其味必偏应于口,咸、酸、甘、苦,非舌味之而谁欤?若夫上池津液出于舌端,心实主之也,津液流布,非胃而何?故曰:脾之气未尝不通于心者此也”。严用和治疗健忘证,认为“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10],创制归脾汤心脾同治,与杨氏之说又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杨氏对肝脾、肝肾、心肝、肺脾、心肺肾相关性等都做了较为精彩的论述。如其言“人迎(笔者按:指左关脉)紧盛,伤于寒;气口(笔者按:指右关脉)紧盛,伤于食。盖肝脉可以知风寒之出入,脾脉可以验饮食之盈亏。肝亦主血,脾亦主痰,以其脉之虚实而益损之,以其病之关系而对治之”,注重从肝、脾主脉上来论治疾病;又言“目者,肝之外候也,肝取木,肾取水,水能生木,子肝母肾,焉有子母而能相离者哉?故肝肾之气充,则精彩光明;肝肾之气乏,则昏蒙晕眩……然人知肝肾之气相依而行,孰知心者神之舍,又所以为肝肾之副焉。所谓一而二,二而三者也。何则?心主血,肝藏血,血能生热,凡热冲发于眼皆当清心凉肝,又不可固执水生木之说”对肝肾、心肝的生理病理关系予以阐发;又如其论声音与脏腑的关系“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等,皆为后世医家所称道。总而言之,杨氏将脏腑理论和气血理论有机结合,阐发五脏相关理论,能巧妙地运用五行学说,又不为五行学说所束缚,而是结合临床实际而论述,其学术主张颇有见地,对中医脏腑理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根据观察,这些资讯都是值得各位作者朋友参考的,所以希望大家多做研究了解,以便在职称的道路快速前行!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