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提示,本文的理论和论文格式都是值得各位作者朋友深思学习的,所以希望欲论文发表的朋友多做学习,争取写出更优秀的职称论文!
对我科2000-06~2005-12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42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下肢骨科大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包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部骨科手术、膝部骨折手术等。男27例,女15例,年龄30~平均58.7)岁。其中发生肺栓塞3例。本组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或)静脉造影确诊。
治疗方法
一旦明确诊断为DVT,即可采取抬高患肢,自患肢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及小剂量溶栓剂。复方丹参10~30 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1次/d,用药~12 d,尿激酶用量25~50 U静滴,1次/d,用药7~12 d。
例用上述疗法治疗,持续3 d后症状仍不缓解并加重5例,改行介入治疗包括局部溶栓药物灌注术4例,局部血栓破碎和抽吸术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1例。
结果
本组药物治疗37例,治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8例例症状不缓解并加重,1例继发肺栓塞经抢救无效而死亡,5例改行介入治疗,均治愈。
讨论
术后发生DVT的病因 骨科手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大部分无临床症状,但由于可并发致命性肺栓塞和远期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其危害极大,正成为骨科一个越来越突出的术后并发症。血管壁损伤、血流瘀滞、凝血功能亢进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条件[1]。在血管壁损伤中内膜损伤最为重要,内膜损伤可继发于局部因素包括血管的直接损伤,感染或其他组织损伤。血流瘀滞起着重要作用,手术长时间仰卧位,术后肢体长期制动引起下肢静脉血瘀滞,易形成血栓。血液在高凝状态下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手术和外伤无关的遗传和获得性高凝状态都有形成DVT危险。很多疾病可使患者发展成获得性高凝状态,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肾病综合征、DIC等。本组有3例发病于糖尿病患者。
DVT临床特点 患者多在术后数日,或十数日内发病。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和水肿,比较双侧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之差有临床意义。患肢伴有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偶有发热,心率加快。血栓部位有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端肢体或全肢体肿胀。膝部以下水肿为股静脉;臀部以下水肿为髂总静脉;双侧下肢水肿为下腔静脉。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直腿伸踝实验和压迫腓肠肌实验阳性。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多有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栓塞形成后综合症。恢复期如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休克、晕厥、胸痛等危重表现时,应高度怀疑肺栓塞。可根据病情行胸部X线片、血气分析、肺动脉造影确诊。
DVT诊治方法 下肢DVT按照部位可分为三种类型周围型指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中央型指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指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内均有血栓形成。辅助检查主要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造影。经足背静脉顺行静脉造影是诊断DVT的最重要的方法,亦可行逆行静脉造影方法确诊。对早期DVT行抗凝或静脉溶栓治疗。术后恢复期肺栓塞静脉溶栓治疗为禁忌证,行介入治疗,其方法有局部溶栓药物灌注术、导管吸栓术、导管,导丝,球囊碎栓术,可同时安装临时下腔静脉过滤器[2]。成功的标志是造影复查闭塞静脉通畅,侧支循环消失,患者症状可明显缓解。但DVT的复发率相当高,主要原因是致病的三个重要因素难以完全解除,所以预防复发措施十分重要,包括抬高患肢,适当活动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和采用药物解除高凝状态等。
骨科手术后DVT的预防措施 据李婧[3]报道,预防可明显减少DVT的发生。我们早期术后DVT的发生率偏高,症状较重,有1例继发肺栓塞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近期围手术期均给予积极预防,术后DVT明显减少。目前临床上尚不能确定术后发生DVT的高危病例,也不能根据个体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分层次预防,因此我们对所有下肢大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积极预防[4]。预防方法包括基本预防措施、机械预防措施、药物预防措施:(1)基本预防措施。手术操作轻巧,精细避免静脉损伤术后不要在下肢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鼓励患者尽早开始足、趾主动活动及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2)机械预防措施。包括足底静脉泵,间歇冲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力袜。它们均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率。(3)药物预防措施。对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髋部骨科手术,我们采用术前12 h或术后12~24 h(硬膜外腔导管拔除后2~4 h)开始皮下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或术后4~6 h开始给予常规剂量的一半次日增加至常规剂量。术后持续用药时间不少于7~10 d。这一方案已成为我科下肢大型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常规。